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丽华 1 ; 梁双波 2 ; 张经廷 2 ; 姚艳荣 2 ; 董志强 2 ; 张丽华 2 ; 贾秀领 3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华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2.;农业部华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3.;农业部华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播期;产量;光能利用率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1047-10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确定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小麦品种的适宜冬前积温,2011-2014年度在河北藁城设置4个播期(10月5日、10日、15日和20日)以形成不同的冬前积温,通过裂区试验设计(播期为主区,品种为副区),研究了4个半冬性小麦品种(中晚熟品种冀麦585和金禾9123,中早熟品种衡4399和中麦155)的产量和光能利用对冬前积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冬前积温对小麦产量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在品种间差异明显。4个品种中,中麦155对冬前积温较敏感,冬前≥0℃积温高于510℃时有利于其高产,且10月10日前播种还可获得较高的光能利用率(RUE);金禾9123、冀麦585和衡4399对冬前积温反应较迟钝,冬前≥0℃积温高于338℃时有利于其高产,且10月15日前播种可获得较高的RUE。小麦10月10日播种可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过早和过晚播种对LAI提高不利。10月10日前播种的小麦生育中前期生长速率(CGR)较高,10月15日之后播种的小麦生育后期生长速率较高。晚播(10月15日)后生育中后期较高的旗叶光合速率、更快的CGR可部分弥补因晚播生长不足而造成的产量损失。因此,在冀中南区,迟钝型品种推荐播期为10月5日至15日,敏感型品种为10月5日至10日。
- 相关文献
[1]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吕丽华,董志强,曹洁璇,梁双波,贾秀领,张丽华,姚艳荣. 2013
[2]不同降雨分配年型小麦春灌1水与播期、密度的互作效应. 张丽华,姚海坡,姚艳荣,董志强,吕丽华,贾秀领. 2021
[3]粮棉轮作模式下播期播量对棉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王燕,祁虹,张谦,冯国艺,雷晓鹏,梁青龙,王树林,林永增. 2018
[4]盐碱地油葵适宜播期试验研究. 张春芝,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刘雅辉,王婷婷. 2016
[5]夏谷播期与籽粒产量的回归分析. 刘环,刘恩魁,周新建,张德荣,刘永平,刘红霞,侯升林,宋银芳,王新玉,周汉章. 2013
[6]春谷播期与产量的最佳拟合曲线模型研究. 刘恩魁,刘红霞,张德荣,刘永平,刘环,侯升林,宋银芳,王新玉,周汉章. 2013
[7]播期与接茬方式对夏玉米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李晓爽,孟建. 2015
[8]冀东滨海盐碱地机采模式下播期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冯国艺,王树林,祁虹,张谦,雷晓鹏,王燕,梁青龙,林永增. 2018
[9]播期对河北省超采水区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及产量的影响. 李和平,李积铭,李爱国,武军艳,宋聪敏,申彦平,杨莉. 2021
[10]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增产潜力分析. 吕丽华,董志强,王学清,刘茜,张丽华,贾秀领. 2019
[11]播期与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麦2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孟祥海,乔文臣,赵明辉,李丁,孙书娈,李强,鲁关立. 2020
[12]低平原区一季玉米种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播期的响应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20
[13]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节水新品种衡S29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李强,李慧敏,李丁,乔文臣,孙书娈,孟祥海,魏建伟,赵明辉,赵凤梧. 2017
[14]播期对黄河流域棉花苗蚜种群动态和棉花产量的影响. 李耀发,安静杰,窦亚楠,孙小诺,张谦,柳春红,党志红,高占林. 2023
[15]播期对冀西山区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 冯伟,杨军芳,周晓芬,杜晓东. 2012
[16]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乔文臣,赵明辉,李会敏,孙书娈,孟祥海. 2017
[17]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冠层性状的调控. 吕丽华,梁双波,张丽华,贾秀领,张晓. 2015
[18]密度和播期对玉米新品种“中地175”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卜俊周,岳海旺,彭海成,陈淑萍,谢俊良. 2017
[19]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潘胤霖,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马俊永,张俊鹏,李树宁. 2021
[20]播期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金欣欣,宋亚辉,王瑾,程增书,李玉荣,陈四龙.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定位条件下氮肥对小麦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作者:姚海坡;姚艳荣;班进福;张经廷;韩江伟;吕丽华;董志强;贾秀领
关键词:施氮量;优质小麦;面粉品质;淀粉糊化特性;面条评分
-
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崔永增;韩江伟;姚海坡;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氮素积累;氮素运转
-
玉米果穗湿储技术与装备分析
作者:张丽华;李谦;张峰;籍俊杰
关键词:玉米果穗;湿储技术;装备
-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作者:翟立超;张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夏玉米;机械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
播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株型结构的影响
作者:吕丽华;吴立勇;李谦;刘朝芳;姚艳荣;贾秀领
关键词:冬小麦;播期;产量;生长发育;株型结构
-
抗逆广适小麦品种共性特征分析
作者:吕丽华;韩江伟;张经廷;董志强;孟建;贾秀领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筛选;株型特征;生理特征;产量构成特征
-
夏玉米12展叶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吕丽华;崔永增;李谦;姚艳荣;黄冀楠;张经廷;孟建;李明远
关键词:华北平原;夏玉米;水氮耦合;灌溉策略;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