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科技期刊不同来源影响因子比较研究——以34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翁志辉 1 ; 林海清 1 ; 柯文辉 1 ; 张梅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科技期刊;期刊评价指标;统计源数据库;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

期刊名称: 情报杂志

ISSN: 1002-1965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202-2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意义]比较不同来源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性,为期刊评价部门合理选择期刊影响因子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选择34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分别统计该学科和各刊2012—2014年以CNKI、CJCR和CSCD为统计源的影响因子(IF)、他引影响因子(NSC-IF)、5年影响因子(IF5)和5年他引影响因子(NSC-IF5),并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3种数据库4种类型的影响因子排序均为:CNKI>CJCR>CSCD,且三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F>NSC-IF,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数据库来源的不同期刊IF自引率差异很大,其中CSCD IF自引率变幅达5.51%~52.82%;该学科IF5>IF,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C-IF5>NSC-IF,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该学科他引的引用高峰是在论文发表后5年内而不是2年内。由此认为基于CSCD、CJCR源刊的影响因子更具有代表性,尤其是对于该学科期刊,NSC-IF5能更好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分析. ^A周江梅^B1%^A曾玉荣^B2%^A蔡春继^B3%^A吴越^B4. 2005

[2]《福建农业学报》创刊以来(1986~2010)发表论文的统计分析. 柯文辉,林海清,翁志辉. 2011

[3]红曲黄酒寒热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林晓姿,何志刚,梁璋成,刘淑梅,李维新. 2016

[4]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20

[5]黑琥珀李在福建引种十年的观察. 陈熹,陈丽梅,吴良铭,陈菁瑛. 2009

[6]‘米良1号’猕猴桃优质高效栽培影响因子. 冯新,陈义挺,赖瑞联,高敏霞,陈文光,钟春水,屈蒙蒙,吴如健. 2017

[7]猕猴桃果实贮藏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陈义挺,程春振,赖瑞联,冯新,陈婷,高明霞,陈文光,吴如健. 2017

[8]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含量与影响因子分析. 罗晓锋,乔锋,周建金,苏海兰,周先治. 2024

[9]枇杷果皮热伤害发生影响因子研究. 邓朝军,蒋际谋,张小艳,许奇志,章希娟,魏秀清,郑少泉. 2012

[10]艾成活率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刘保财,陈菁瑛,王骥. 2021

[11]福建省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估与分析. 翁志辉,周琼,林树文. 2007

[12]梨斑点病田间病情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黄新忠,张长和,曾少敏,陈传聪,林居宁,陈小明,胡宁三. 2014

[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状况分析 -基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2016-2020). 黄爱萍,陈文静,张梅,于洪杰,林海清. 2022

[14]蔬菜硝酸盐累积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防治对策研究现状. 何盈,蔡顺香,何春梅,罗涛. 2007

[15]基于科技期刊视角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应用创新. 陈文静,王超,李晗林,林树文. 2016

[16]编辑初审的优化与完善. 陈文静,林树文. 2018

[17]论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与修养. 林玲娜,刘新永,杨小萍. 2015

[18]互联网思维模式在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中的应用. 陈文静,康莉莉,林树文. 2017

[19]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科技期刊网络发展的思考. 林树文,陈文静,康莉莉. 2016

[20]科技期刊众筹出版三方主体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陈文静.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