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蔗F1群体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志军 1 ; 孔冉 1 ; 苏俊波 1 ; 周峰 2 ; 张垂明 2 ; 吴小丽 3 ; 刘洋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省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2.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3.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甘蔗栽培种;F1群体;农艺性状;遗传变异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333-3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离群体是进行作物遗传图谱构建、性状遗传研究、性状调控关键基因挖掘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崖城94-46’和‘新台糖22号’杂交获得了209个杂交单株,通过SSR标记鉴定真假杂种和剔除病死单株,获得了1个包含145个杂交后代的F1群体。F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表明,8个性状都存在双向超亲现象,变异系数范围为9.23%~56.78%,8个性状的频数分布均呈连续正态分布,均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甘蔗丛重与株高、茎径和丛有效茎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为0.92;丛糖含量主要由株高、茎径、锤度和丛有效茎4个因素决定,决定系数为0.94。研究结果为利用甘蔗F1群体开展遗传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甘蔗育种中重点选择性状确定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蝴蝶兰杂交后代观赏性状遗传分析. 孔霞,任羽,孙玲燕,张志群. 2021

[2]利用InDel分子标记分析海南山栏稻品种籼粳特性. 徐建欣,杨洁,李美萱,敖莉丝,徐志军. 2017

[3]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变异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张晓飞,李火根,尤录祥,曹健. 2011

[4]17份苎麻栽培品种的RAPD分析. 郭安平,周鹏,黎小瑛,李宗道,郑学勤. 2003

[5]植物聚硒机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彭李顺,曹峥英,杨本鹏,张树珍. 2017

[6]结缕草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变异研究. 黄春琼,刘国道,白昌军,唐军,王文强,丁西朋,刘一明. 2018

[7]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变异特征研究进展. 甘仪梅,张树珍,武媛丽,杨本鹏. 2015

[8]荔枝杂交F1代群体部分枝叶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蔡汝鹏,张蕾,李芳,姜成东,李焕苓,王家保. 2023

[9]大花香草兰在海南兴隆地区试种初报. 梁淑云,吴刚,朱自慧,杨逢春. 2009

[10]7个橡胶树品系树皮结构与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胡欣欣,李维国,王祥军,张源源,黄肖,高新生. 2019

[11]主要蔬菜作物基因定位与分子辅助选择育种. 刘子记,牛玉,刘维侠,杨衍. 2020

[12]嫁接对可可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夏慧,杨德伟,李付鹏,伍宝朵,朱自慧,秦晓威,闫林. 2023

[13]不同种植密度对橡胶草主要农艺性状及生物量的影响. 高玉尧,许文天,徐建欣,张立群,王锋,张继川,聂秋海,刘实忠. 2014

[14]不同套袋时间和果袋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维峰,张艳芳,刘胜辉,魏长宾,施忠海,邓大华,杨文秀. 2019

[15]6个引进油棕品种农艺性状评价. 冯美利,张海清,曹红星. 2022

[16]小粒种咖啡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闫林,陈婷,黄丽芳,李锦红,马关润,王晓阳,董云萍,龙宇宙,李学俊. 2019

[17]甜高梁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初析. 刘洋,罗萍,林希昊,窦美安,苏俊波. 2011

[18]石灰水浸种对木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杨玉皎,孟富宣,段元杰,黄洁,魏云霞,刘海刚. 2018

[19]不同椰糠配比对巴西蕉生长的影响. 丁哲利,王必尊,金志强,韩丽娜,戴敏洁,何应对. 2016

[20]苦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 杨衍,刘昭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