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半干旱区‘冀谷31’微集水种植增产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夏雪岩 1 ; 李顺国 1 ; 刘恩魁 2 ; 师志刚 1 ; 张德荣 2 ; 张婷 1 ; 陈媛 1 ; 杨起旺 2 ; 庞素芬 2 ; 刘芳 2 ; 连启超 2 ; 张敏 2 ; 赵建所 2 ; 程汝宏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2.河北省武安市农牧局

关键词: 微集水种植;谷子;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产量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5 年 33 卷 03 期

页码: 184-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夏谷区主栽品种冀谷31为材料,通过测定微集水种植和露地栽培(对照)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干物重、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和叶绿素含量,探讨武安市半干旱区微集水种植的增产机理,为该技术在半干旱夏谷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微集水种植较对照增产16.28%,土壤水分含量在10~20 cm深度提高10%以上,膜内土壤温度最高升高2.4℃,净光合速率提高15.44%,叶面积指数提高11.5%,SPAD值提高10.07%。因此,微集水种植具有显著增产的作用,其生理机制在于:微集水种植起到了保墒升温作用,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促进了根茎叶穗的干物质积累;在此基础上单穗重、穗粒重、出谷率、亩穗数经济性状得到提高;后期提高了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防止了早衰,减少了秕谷。因此将微集水种植作为半干旱地区谷子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科学依据,应积极进行推广。

  • 相关文献

[1]华北旱地覆膜对春甘薯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 刘胜尧,张立峰,贾建明,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 2015

[2]麦棉套作模式下起垄种植对棉花生态因子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2016

[3]不同类型地膜的谷地杂草防除效果和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崔纪菡,孟建,刘猛,赵宇,宋世佳,夏雪岩,李顺国. 2017

[4]不同灌水量和填充物对高温闷棚地温及茄子产量的影响. 焦永刚,石琳琪,董灵迪,郭敬华. 2009

[5]大豆不同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 曹金锋,赵双进,卢思慧,王茹芳,高广居,胡铁欢,徐泽茹,吴凤训. 2009

[6]轻度干热风条件下喷施复合寡糖提高冬小麦叶片生理活性和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 韩燕,徐亚楠,宋吉青,柳斌辉,韩伟,斋藤信,白文波. 2022

[7]不同套种模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研究. 董志强,郑孟静,吕丽华,张经廷,申海平,姚艳荣,张丽华,贾秀领. 2020

[8]长期水氮互作下不同年代冬小麦的产量和光合特性. 董志强,吕丽华,张丽华,姚艳荣,张经廷,申海平,郑孟静,姚海坡,贾秀领. 2020

[9]灌水和施硅对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孙金阳,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张俊鹏,党红凯. 2024

[10]鸭梨不同树形的光分布及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冉辛拓,高志货,李瑞星,魏建梅,吕润航,胡尚强,韩继成. 2011

[11]播期对冀西山区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 冯伟,杨军芳,周晓芬,杜晓东. 2012

[12]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 2017

[13]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董志强,张丽华,吕丽华,李谦,梁双波,贾秀领. 2015

[14]造墒与播后镇压对小麦冬前耗水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郭丽,王亚楠,李伟,李科江. 2016

[15]夏谷播期与籽粒产量的回归分析. 刘环,刘恩魁,周新建,张德荣,刘永平,刘红霞,侯升林,宋银芳,王新玉,周汉章. 2013

[16]营养转化肥对不同品种谷子产量的影响. 刘猛,李顺国,刘树海,赵宇,刘斐. 2012

[17]谷子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刘恩魁,刘环,张德荣,刘永平,侯升林,宋银芳,王新玉,周汉章. 2013

[18]春谷播期与产量的最佳拟合曲线模型研究. 刘恩魁,刘红霞,张德荣,刘永平,刘环,侯升林,宋银芳,王新玉,周汉章. 2013

[19]谷子与花生/大豆间作对产量效益的影响及其品种间差异. 崔纪菡,李顺国,刘猛,郭帅,赵宇,马俊婷,夏雪岩. 2020

[20]新夏谷杂交种冀杂谷8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高翔,张婷,师志刚,董立,程汝宏,王根平,李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