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六斑月瓢虫取食不同猎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良德 1 ; 李飞 2 ; 赵海燕 3 ; 吴建辉 2 ; 任顺祥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3.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六斑月瓢虫;烟粉虱;豆蚜;玉米蚜;生长发育;繁殖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7 年 37 卷 17 期

页码: 5765-57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六斑月瓢虫是我国农、林、蔬、果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之一,能够捕食多种猎物。不同的猎物质量显著影响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活力。为评价取食不同猎物对六斑月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六斑月瓢虫取食烟粉虱、豆蚜和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取食烟粉虱的世代发育历期最长、存活率、雌虫寿命和繁殖力最低,分别为(26.15±0.42)d、(52.95±1.98)%、(53.73±2.17)d和(157.67±16.79)粒/雌;而取食玉米蚜的世代发育历期最短、存活率、雌虫寿命和繁殖力最高,分别为(16.40±0.49)d、(77.93±0.76)%、(68.33±4.31)d和(798.77±44.29)粒/雌;取食豆蚜时的各生物学参数介于两者之间。种群生命表参数也反映了类似的结果,取食烟粉虱的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_m)和周限增长率(λ)最低分别为71.216、0.092和1.094,世代平均历期(T)最长为47.377d;取食玉米蚜的R_0、r_m和λ最高分别为290.281、0.131和1.143,T最短为42.428d。总体来看,相对于烟粉虱而言,蚜虫更适合六斑月瓢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且玉米蚜优于豆蚜。

  • 相关文献

[1]六斑月瓢虫捕食不同猎物的功能反应研究. 唐良德,李飞,吴建辉,任顺祥. 2015

[2]大草蛉幼虫捕食豆大蓟马和豆蚜的功能反应及生长发育. 唐良德,王晓双,赵海燕,付步礼,邱海燕,刘奎. 2017

[3]荔枝品种对绿额翠尺蛾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朱俊洪,张方平,李世龙,符悦冠. 2010

[4]不同食料植物对棉古毒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朱俊洪,朱稳,张方平. 2005

[5]热胁迫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金化亮,陈青,金启安,唐超,温海波,彭正强. 2010

[6]橡胶树品种对橡副珠蜡蚧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张方平,朱俊洪,叶政培,陈俊谕,郑丽旧,石霞. 2025

[7]雷州山羊品种特性及相关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韩小涛,王珂,刘虎,吴群,周汉林,韩建成. 2024

[8]六斑月瓢虫对不同颜色的产卵趋性与行为选择反应. 马晓彤,付步礼,邱海燕,李善光,杨石有,周世豪,唐良德,张方平,刘奎. 2020

[9]六斑月瓢虫对黄胸蓟马若虫的室内捕食作用研究. 李善光,付步礼,邱海燕,杨石有,马晓彤,周世豪,唐良德,张方平,刘奎. 2020

[10]常用杀虫剂对螺旋粉虱与六斑月瓢虫生物活性及选择毒力. 钟宝珠,吕朝军,李洪,孙晓东,马子龙. 2011

[11]六斑月瓢虫幼虫和草地贪夜蛾幼虫之间的双向捕食功能评价. 崔祥鑫,黎荟璐,李盼,唐继洪,李金花. 2024

[12]瓢虫的趋光性反应研究. 唐良德,梁延坡,赵海燕,吴建辉. 2016

[13]藤黄属植物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邹明宏,陆超忠,文定青. 2006

[14]荔枝蝽臭液对螺旋粉虱和烟粉虱的室内药效试验. 江军,赵冬香,王爱萍,高景林. 2010

[15]怒江干热河谷木薯花叶病调查研究初报. 段春芳,宋记明,姜太玲,杨宇涵,刘倩,字雪明,李博勋,李超萍,王国芬,刘光华. 2020

[16]5%高氯·啶虫脒热雾剂对烟粉虱的杀虫活性. 冯岗,闫超,叶火春,袁恩林,张静. 2015

[17]5%百里香酚热雾剂对烟粉虱的杀虫活性. 张静,叶火春,陈礼浪,闫超,冯岗. 2018

[18]蔬菜粉虱的系统调查与监测技术. 任顺祥,刘同先,杜予州,彭正强,邱宝利,戈峰. 2014

[19]6种杀虫剂对烟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付步礼,邱海燕,刘奎,伍祎. 2012

[20]辣椒与甜玉米间套作对3种传毒害虫的微生态调控效果. 陈青,伍春玲,梁晓,刘迎,李钿钿,郝桂锋.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