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生长、氮肥利用及菜地氮流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东风 1 ; 王果 2 ; 李卫华 1 ; 邱孝煊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蔬菜;施肥模式;生长;氮;利用;流失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09 年 20 卷 03 期

页码: 631-6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通过一年三茬蔬菜(小白菜、空心菜和苋菜)田间试验,研究了7种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化肥基施、化肥基追肥各半、化肥和双氰胺基施、化肥和双氰胺基追肥各半、化肥和有机肥基追肥各半、有机肥基施)对蔬菜株高、单株质量、产量、氮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及菜地硝态氮和铵态氮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化肥和有机肥基追肥各半、化肥和双氰胺基施2种施肥模式可改善蔬菜农艺性状,分别使蔬菜产量提高103%~219%和93%~226%、植株氮累积量增加153%~216%和231%~320%、氮肥利用率较高,与化肥基施处理相比,还可减少蔬菜种植期间菜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随地表径流的流失量,减少幅度分别为48.1%和46.5%,从而减少了菜地土壤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这两种施肥模式应在今后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8

[2]施肥模式对蔬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模拟土柱氮磷淋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3]不同施氮量对菜-稻轮作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姚宝全. 2013

[4]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生长、氮肥利用及模拟土柱氮素淋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5]福建花生氮磷钾推荐施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研究. 李娟,张立成,张华,章明清,姚宝全. 2020

[6]不同施肥模式对小白菜生长、营养累积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9

[7]配施有机肥对茶园土壤性状及茶叶产质量的影响. 吴志丹,尤志明,江福英,王峰,翁伯琦. 2015

[8]菜用紫云英品种筛选及高效施肥模式研究. 何春梅,兰忠明,林新坚,刘珠,钟少杰,李文霞,李昱. 2014

[9]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营养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林新坚,黄东风,李卫华,王利民,王飞,范平,邱孝煊. 2012

[10]长期轮作施肥对菜田土壤pH值的影响及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张立成,李娟,章明清,姚建族. 2023

[11]福建甘薯氮磷钾推荐施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 李娟,张立成,张华,张世昌,潘住财,张民生,林明贤,章明清. 2022

[12]不同施肥模式对赤红壤旱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林新坚,章明清,林琼,李娟,孔庆波,李清华. 2011

[13]施肥模式对菜-稻轮作周年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张立成,李娟,章明清. 2024

[14]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轮作施肥模式下赤红壤肥力质量变化. 张立成,李娟,李志辉,赵思毅,章明清. 2021

[15]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黄东风,王果,李卫华,邱孝煊. 2008

[16]水肥协同管理控制稻田氮磷面源污染研究. HUANG Dong-feng,黄东风,LI Wei-hua,李卫华,Wang Li-min. 2015

[17]不同C/N比对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李艳春,黄毅斌,王成己,叶菁,王义祥. 2016

[18]黑麦草在模拟人工湿地中对奶牛场污水高浓度氮的吸收转化. 方志坚,颜明娟,陈子聪,张辉,林诚. 2009

[19]不同培养条件下卡州满江红N、P含量的季节变化. 余涛,郑向丽,徐国忠,王俊宏,黄毅斌. 2018

[20]退化草地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李月芬,刘泓杉,王月娇,张玉树,梁硕,李晴宇.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