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秀花 1 ; 马娟 1 ; 姜占发 2 ; 李永国 3 ; 陈书龙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河北白沙有限责任公司保定卷烟分厂质量管理部
3.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草莓灰霉病菌;拮抗作用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73
年卷期: 2009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71-75+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测定了2株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HJ4)和(X.bovienii HF22)及2株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F30-4)和(Pho-torhabdus sp.S21)对灰霉(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培养液对灰霉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稀释5倍的培养液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70%~85%,稀释10倍的培养液抑菌效果仍达50%以上。其中HF22菌株效果最好,其稀释5倍的培养液抑菌效果可达84.92%;另外,滤液对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HJ4菌株效果最好,稀释5倍时达34.98%。HF22菌株的细胞10倍稀释液、滤液10倍稀释液的抑菌率分别为74.19%和18.92%,可见其抑菌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用不同温度对HF22菌株的细胞、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温度对其滤液抑菌活性无影响,而其细胞能耐50℃处理10 min,但在70℃处理10 min时,其抑菌活性显著下降;HF22菌株的滤液经20 W紫外灯照射0.51、h时,对其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而细胞经紫外线照射0.5 h时其抑菌活性则显著降低。
- 相关文献
[1]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 HBm1菌株杀虫活性的研究. 王勤英,李秀花,南宫自艳,陆秀君,刘建密,宋萍,孔俊英. 2004
[2]三种斯氏线虫与其共生细菌之间的专化性. 张军鸽,漆永红,马娟,刘长仲,陈书龙. 2008
[3]芜菁夜蛾斯氏线虫G26侵染期幼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 马娟,张军鸽,李秀花,李敏权,陈书龙. 2008
[4]Steinernema feltiae和Heterorhabditis megidis侵染前行为对其侵染力的影响. 陈书龙,李秀花,林英杰. 2004
[5]河北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调查. 陈书龙,李秀花,史均环. 2006
[6]河北省异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种类鉴定. 陈书龙,李秀花,Maurice Moens. 2005
[7]昆虫病原线虫对二点委夜蛾致病力的研究. 雷利平,南宫自艳,李立涛,董志平,王勤英. 2013
[8]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蚁象的致病力测定. 于海滨,马娟,王容燕,耿亚玲,陈书龙. 2012
[9]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王丹丹,张庆银,李燕,田东良,陈昶,齐连芬,师建华,高西彪,耿晓彬. 2024
[10]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的资源调查与利用. 马娟,李秀花,王容燕,高波.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薯斑驳坏死病发生的温度效应和防控药剂筛选
作者: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陈书龙;马娟
关键词:甘薯;斑驳坏死病;终极腐霉;杀菌剂;毒力
-
噻唑膦与硅肥联合使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马娟;高波;李秀花;王容燕;黄山;陈书龙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噻唑膦;硅肥;增效作用
-
常用杀线虫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作者:焦永吉;丁华锋;许相奎;仝允正;刘建平;周扬;蒋士君;马娟;崔江宽
关键词:杀线虫剂;腐烂茎线虫;辛硫磷;阿维菌素;甘薯;防治效果
-
吡虫啉和噻虫胺在甘薯中的分布动态及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效果
作者:王容燕;高波;盖宏宇;李秀花;陈书龙;马娟
关键词:甘薯;蛴螬;吡虫啉;噻虫胺;防治效果
-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焦文哲;马娟;高波;李秀花;陈书龙;王容燕
关键词:斜纹夜蛾;蓖麻;甘薯;油菜;生长发育
-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RPA-LFD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高波;马娟;李秀花;王容燕;陈书龙
关键词:马铃薯腐烂茎线虫;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DNA-ITS;可视化快速检测
-
木醋液与噻唑膦联合应用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
作者:马娟;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陈书龙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噻唑膦;木醋液;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