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减量施磷对温室菜地土壤磷素积累、迁移与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若楠 1 ; 武雪萍 1 ; 张彦才 1 ; 王丽英 1 ; 翟凤芝 1 ; 陈丽莉 1 ; 史建硕 1 ; 徐强胜 1 ; 黄绍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温室蔬菜;减量施磷;土壤有效磷;磷素盈亏;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7 年 20 期

页码: 3944-39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针对过量施磷问题,定位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磷肥减施潜力,明确适宜施磷范围。【方法】以北方温室蔬菜主栽种类黄瓜和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冬春茬黄瓜-秋冬茬番茄种植模式,在基础土壤有效磷(Olsen-P)40.2 mg·kg~(-1)下,设计不施磷肥(P0)、减量施磷(P1)和农民常规施磷量(P2)3个磷肥用量水平。P0、P1、P2处理对应黄瓜单季施磷肥(P_2O_5)0、300、675 kg·hm~(-2),番茄单季施磷肥(P_2O_5)0、225、675 kg·hm~(-2)。3年6季定位研究蔬菜生产磷素盈亏、土壤有效磷供应与迁移,分析产量变化,推荐合理施磷范围。【结果】(1)农民常规施磷量年盈余磷480.0 kg P·hm~(-2)·a~(-1),每盈余磷100 kg P·hm~(-2)主根区0—20 cm土层Olsen-P增加2.7mg·kg~(-1),3年0—2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70.2 mg·kg~(-1),2010年番茄季0—20 cm土层磷素饱和度(DPSM3)为80%,磷素土壤深层迁移明显。(2)减量施磷较农民常规磷量下降61.1%,3年磷素盈余量下降71.0%—77.3%,0—20 cm土层Olsen-P含量下降18.6%—43.5%,3年均值为49.3 mg·kg~(-1),接近瓜果类蔬菜Olsen-P农学阈值,关键生育期磷素吸收量无显著变化,产量保持在中高水平不降低;经过3年种植,0—20 cm土层DPSM3下降21个百分点,20—6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下降9.3%—30.1%,减施磷肥有效缓解了土壤磷素深层迁移。(3)不施磷肥导致土壤磷素亏缺,蔬菜从土壤中每攫取磷100 kg P·hm~(-2),P0处理0—20 cm土层Olsen-P含量下降3.4 mg·kg~(-1),3年0—2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30.5 mg·kg~(-1),虽产量没有显著降低,但是2008年番茄高产下(140 t·hm~(-2))磷素吸收量较P1、P2处理下降19.8%—30.0%,产量呈降低趋势。(4)依据上述推荐:土壤有效磷含量≥40 mg·kg~(-1)的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水平170 t·hm~(-2)下施用P_2O_5不宜超过300 kg·hm~(-2),秋冬茬番茄产量水平100 t·hm~(-2)下施用P_2O_5不宜超过225 kg·hm~(-2)。【结论】华北平原温室蔬菜生产减施磷肥潜力较大。对于种植一段时间(≥3年)的温室,较农民常规减施磷60%,可以显著改善磷素盈余状况,缓解土壤有效磷积累,降低土壤磷素深层迁移量,保证黄瓜番茄持续中高产水平生产。

  • 相关文献

[1]节水减氮对温室土壤硝态氮与氮素平衡的影响. 李若楠,武雪萍,张彦才,王丽英,陈丽莉,翟凤芝. 2016

[2]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李娟,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高丽红,刘胜尧. 2010

[3]四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研究. 樊翠芹,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苏立军. 2004

[4]鸭梨花粉直感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陈景顺,宋金耀,董存田,刘全国,张新生. 1999

[5]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6]盐碱地油葵适宜播期试验研究. 张春芝,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刘雅辉,王婷婷. 2016

[7]栗钙土钙积层扰动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段玉,胡景辉,张君,姚俊卿,郭瑞丽. 2013

[8]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建广,张秀和,张国新,甄翠荣. 2005

[9]定位水氮组合对冀5265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可溶性蛋白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贾秀领,张凤路,马瑞昆,姚艳荣,张丽华. 2010

[10]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11]严重冬春干旱年型不同水分运筹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 张丽华,姚艳荣,曹洁璇,董志强,吕丽华,梁双波,贾秀领. 2013

[12]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马俊永. 2014

[13]节水型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38选育与栽培技术. 吴新海,孙景合,王永新,左永梅,张启星. 2011

[14]不同熟期水稻品种间产量构成特点的分析探讨. 刘国庆,张启星,刘善资,王永新,王秀萍,刘亚芹. 1994

[15]氮、磷、钾肥对黄芩产量、养分吸收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翟彩霞,温春秀,刘灵娣,王丽英,田伟,陈丽莉,李若楠,张彦才. 2013

[16]灌溉条件下覆膜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及抗倒性状的影响. 蔡永强,牛新胜,焦小强,程亮,刘全清,申建波,张宏彦. 2014

[17]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遗传改良成效分析. 戴茂华,刘丽英,郑书宏,唐长波,吴振良. 2015

[18]不同类型赤霉酸对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树海,崔海燕,王建平,樊翠芹,杜晓东. 2012

[19]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云奇,陶洪斌,杨利华,祁利潘,张全国,陈鹏飞,王璞. 2013

[20]以氮磷推荐有机肥对温室番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丽英,张彦才,赵梅素,李若楠,翟彩霞,陈丽莉,翟凤芝,刘全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