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孟静 1 ; 张经廷 1 ; 崔永增 1 ; 姚海坡 1 ; 贾秀领 1 ; 李岩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栽培生理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粮薯轮作;粮豆轮作;碳足迹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2 年 0S1 期
页码: 8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1年2熟长期复种连作导致的低效益、高碳排问题,以及面临保障口粮安全的艰巨任务,基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加入甘薯和大豆形成粮薯、粮豆2年轮作模式,以期构建适宜该区域的稳粮、高效、生态种植制度。试验于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宁晋基地进行,以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夏玉米(麦玉模式)为对照,设置冬小麦-夏玉米→冬闲-春甘薯(粮薯模式)和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夏大豆(粮豆模式)2种轮作模式,同时进行年际内重复,即冬闲-春甘薯→冬小麦-夏玉米和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玉米。分析各轮作模式周年当量产量、碳排放和碳足迹差异。结果表明:与麦玉模式相比,粮薯模式的周年当量产量平均增加了29.10%,而粮豆模式的周年当量产量平均降低了6.03%。粮薯和粮豆模式显著降低了由农资生产、运输等过程导致的间接排放,主要降低了由化学氮肥和灌溉耗电导致的碳排放,比对照模式分别降低了40.5%和14.9%。与对照模式相比,粮薯和粮豆模式由氮肥施用导致的N2O直接排放量分别降低50.0%和32.4%,氨挥发间接排放量分别降低50.0%和29.6%,氮淋洗间接排放分别降低50.0%和26.4%。麦玉模式、粮薯和粮豆模式的周年总碳排放分别为13 361.4,7 468.2,10 315.0 kg/hm~2。粮薯和粮豆模式的周年总碳排放比对照模式分别降低了44.1%和22.8%。与对照模式相比,粮薯和粮豆模式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别降低了44.1%和22.8%,单位生物量碳足迹分别降低了29.7%和9.4%。综上,将甘薯和大豆加入基于麦玉模式的轮作系统中可降低系统周年碳足迹。因此,从农田系统减排角度,粮薯和粮豆轮作模式可作为华北地区部分替代传统麦玉轮作的理论推荐模式。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定位条件下氮肥对小麦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作者:姚海坡;姚艳荣;班进福;张经廷;韩江伟;吕丽华;董志强;贾秀领
关键词:施氮量;优质小麦;面粉品质;淀粉糊化特性;面条评分
-
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崔永增;韩江伟;姚海坡;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氮素积累;氮素运转
-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作者:翟立超;张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夏玉米;机械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
播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株型结构的影响
作者:吕丽华;吴立勇;李谦;刘朝芳;姚艳荣;贾秀领
关键词:冬小麦;播期;产量;生长发育;株型结构
-
抗逆广适小麦品种共性特征分析
作者:吕丽华;韩江伟;张经廷;董志强;孟建;贾秀领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筛选;株型特征;生理特征;产量构成特征
-
夏玉米12展叶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吕丽华;崔永增;李谦;姚艳荣;黄冀楠;张经廷;孟建;李明远
关键词:华北平原;夏玉米;水氮耦合;灌溉策略;高产稳产
-
水氮互作下强筋小麦师栾02-1产量和品质
作者:董志强;吕丽华;姚艳荣;张经廷;张丽华;姚海坡;申海平;贾秀领
关键词:水氮互作;强筋小麦;师栾02-1;产量;加工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