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芪麻口病发生原因探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建军 1 ; 李继平 1 ; 周天旺 1 ; 惠娜娜 1 ; 王立 1 ; 张新瑞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黄芪;麻口病;地下害虫;黄芪根瘤象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3 年 22 卷 08 期

页码: 112-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引起"黄芪麻口病"的主要原因,通过田间调查、室内病原线虫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田间地下害虫回接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麻口病标样上未检测到病原线虫,分离到的病原菌以茄病镰孢、尖孢镰孢为主,发现引起"黄芪麻口病"的主要原因是黄芪根瘤象幼虫为害黄芪根部。说明黄芪根瘤象为害黄芪根部是造成黄芪麻口病的主要原因。并且黄芪根瘤象是首次在中国发现,为中国新记录种。

  • 相关文献

[1]黄芪新害虫——黄芪根瘤象的鉴别特征. 魏玉红,罗进仓,刘月英,张大为,周昭旭. 2020

[2]黄芪麻口病的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张新瑞,李继平,李建军,周天旺,惠娜娜,王志飞. 2013

[3]黄芪根瘤象的生物学特性. 李建军,周天旺,张新瑞,李继平,惠娜娜,王立. 2014

[4]温度对黄芪根瘤象成虫繁殖与寿命的影响. 刘月英,罗进仓,张大为,周昭旭,魏玉红. 2020

[5]不同颗粒剂撒施防治当归麻口病的效果. 王立,惠娜娜,马永强,李继平,陈明. 2015

[6]当归种植模式研究综述. 龚成文,米永伟,张东佳,邵武平,王浩亮. 2022

[7]药剂浸苗对当归麻口病的防效. 张大为,惠娜娜,马永强,王立,李继平,陈明. 2014

[8]4种颗粒剂撒施对当归麻口病的防治效果. HUI Nana,惠娜娜,WANG Li,王立,MA Yongqiang,马永强,QI Yonghong,漆永红,LI Jiping,李继平,CHENG Ming,陈明. 2014

[9]甘肃省蒙古黄芪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蔡子平,王国祥,王宏霞. 2016

[10]根腐病菌粗毒素胁迫下黄芪幼苗物质代谢变化初步研究. DING Wen-jiao,丁文姣,YU An-fen,于安芬,LI Rui-qin. 2018

[11]3%辛硫磷·凹凸棒颗粒剂对胡萝卜地下害虫的防效. 洪流,郑果,王春明,陈建平,张晓华. 2010

[12]呋喃丹种衣剂拌玉米种防治地下害虫初步研究. 张炳炎,罗小勇. 1990

[13]30%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刘永刚. 2005

[14]黄芪根部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李建军,李继平,周天旺,惠娜娜,王立,张新瑞. 2014

[15]中药材低氧高氮仓储气体环境创建方法研究. 王学喜,吴小华,颉敏华,陈柏,石建业. 2018

[16]开花后打顶及水肥管理措施对西芪1号黄芪种子产量及硬实率的影响. 武永陶,刘润萍,张玉云,李振谋,王丽慧,曹占凤,潘飞,黄小霞. 2021

[17]高寒阴湿区黄芪新品种西芪1号露头栽培技术. 刘润萍,曹占凤,郎建军,黄小霞,武永陶,李振谋,王丽慧,潘飞. 2021

[18]黄芪新品种西芪1号种苗高效繁育技术. 黄耀龙,武永陶,曹占凤,张玉云,刘润萍,李振谋,王丽慧,潘飞. 2021

[19]甘肃黄芪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厚毅清,张艳萍,石有太,刘新星,陈玉梁. 2016

[20]黄芪保健功能研究及产品研发现状. 李明泽,秦飞,李国锋,黄玉龙,赵保堂,韩心宇.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