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原位调控基料碳源组分对水虻堆肥效率与碳氮固定效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严业皓 1 ; 林嘉聪 2 ; 麦力文 2 ; 朱四喜 1 ; 李勤奋 2 ; 王定美 2 ;

作者机构: 1.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黑水虻;堆肥;碳氮比;生物利用度;碳氮固定

期刊名称: 中国环境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2970-298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生物可利用度高的葡萄糖和生物利用度低的木屑作为碳源,花生粕作为氮源,配制总C/N为10、15、20、25、30,碳源难易利用程度为0%、25%、50%、75%、100%的25个水虻堆肥处理组,探究了不同总碳氮比和碳源难易利用程度下的水虻堆肥效率与碳氮素固定效应,基于相关性分析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了调控碳氮固持的关键因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开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5个试验处理下,水虻虫体和虫粪产率分别为3.96%~23.06%和13.38%~89.99%;虫体碳含量为48.12%~60.31%,虫体氮含量为5.79%~9.85%,水虻从基料回收的碳、氮素分别为3.24%~29.58%和17.21%~52.69%;水虻堆肥体系碳与氮总固定率分别为40.69%~93.81%和38.06%~72.89%.易利用碳素有效率(ACC1)对水虻堆肥中虫体、虫粪的碳氮固定影响显著(VIP>1).总C/N为10,难易利用度碳源比为50%:50%时,水虻堆肥效率与体系总碳氮固定综合效果最佳.本研究证明了总C/N作为水虻堆肥营养基料配置指标上存在局限性,而原位调控基料碳源的生物利用度,可实现虫体高效生产与碳氮固定效能的协同平衡.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物利用度碳源对蚯蚓堆肥影响分析. 孔令玮,王孔檀,麦力文,伍玉鹏,王熊飞,王朝弼,林嘉聪,李勤奋. 2024

[2]热区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质组分特征分析. 吴东明,张文,李怡,邓晓,武春媛. 2019

[3]黑水虻生物转化降解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王会,章启慧,郑朝中,杨钰妮,王飞,王雷雨,陈玉梁. 2023

[4]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黑水虻幼虫四环素和土霉素残留. 杨霞,寇枘,刘和,邓正敏,王定美,麦力文,李勤奋. 2022

[5]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热带农业废弃物的应用前景. 李志刚,谭乐和,赖剑雄,龙宇宙,王干. 2011

[6]面向黑水虻转化的厨余垃圾破碎机设计与模态分析. 宋刚,张鹏,黄涛,连文伟,欧忠庆. 2023

[7]黑水虻对金霉素菌渣的降解调控分析. 王会,郑朝中,陈玉梁,王飞,王雷雨,章启慧,黄俊魁,赵浚丞. 2023

[8]海南兴隆地区黑水虻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初报. 李志刚,杨森,赖剑雄,龙宇宙,王干. 2011

[9]黑水虻抗菌肽研究进展. 章启慧,李昆太,王会,王飞,王雷雨,陈玉梁,杨钰妮. 2022

[10]不同含水率饲料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对饲料的转化特征研究. 杨霞,王定美,麦力文,林蕊,李勤奋. 2020

[11]亚临界萃取法辅助探究碱提法不同因素对提取黑水虻蛋白的影响. 郑朝中,王飞,丘嘉诚,王会,章启慧,陈玉梁,王雷雨,庄志凯. 2024

[12]秸秆还田氮肥不同配施比例在土壤中的淋失研究. 田路园,邹雨坤,李光义,侯宪文,赵凤亮,李勤奋. 2015

[13]不同饼肥碳氮比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井涛,周登博,王丽霞,何应对,陈宇丰,王飞,王必尊. 2016

[14]不同碳氮比饼肥发酵液对香蕉苗期枯萎病的影响. 赵炎坤,刘小玉,陈波,黄霄,张锡炎,周登博,谭昕,高祝芬. 2012

[15]温度和碳氮比对木薯渣厌氧发酵产气量的影响. 彭志连,王金丽,陆小静,焦静,王刚,郑勇,公谱. 2012

[16]接种外源微生物菌剂对香蕉茎秆堆肥的影响. 韩丽娜,王泽槐,李建国. 2012

[17]木薯渣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堆肥周期研究. 侯宪文,陈炫,李勤奋,李光义. 2015

[18]木薯皮和鸡粪的堆肥化利用研究. 侯宪文,李勤奋,陈炫,李光义,邹雨坤. 2014

[19]粪便对食用菌渣堆肥中碳氮转化的影响. 王定美,麦力文,杨霞,林蕊,陈新富,李勤奋. 2020

[20]木薯渣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和腐熟度评价. 侯宪文,邓晓,李光义,李勤奋,陈炫.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