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修圣智 1 ; 李艳 2 ; 魏丹 2 ; 刘康萌 1 ; 李硕 2 ; 胡钰 1 ; 金梁 2 ; 丁建莉 2 ; 杨振国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碳足迹;碳排放;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25 年 56 卷 001 期

页码: 27-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农业碳足迹的估算有助于实现对农业生产中"碳"的度量,是作物产量、土壤生产力和环境质量相对平衡的可持续农业的特征值.研究粮食作物生产过程碳足迹,对推动低碳农业、制定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法,对 2011~2020年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黑土区各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的农田碳排放进行核算,并对各省影响农田碳足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 2011~2020年间,3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位产量碳足迹和单位面积碳足迹中,水稻碳足迹最高,平均值分别为 0.68 kg CO2-eq kg-1 和 4.6 t CO2-eq hm-2,大豆单位面积碳足迹最低,玉米的生产单位产量碳足迹最低.东北三省的碳足迹水平差异较明显,黑龙江省水稻和玉米的单位产量碳足迹最高,吉林省大豆的单位产量碳足迹表现最高;黑龙江省 3种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均表现最低.在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上,哈尔滨市及其周围各市是碳排放的主要地区.化肥投入及其引起的相关碳排放在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结论]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优化施用肥料种类与改革施肥方式,推广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化滴灌和间歇性灌溉等农业措施,施用硝化抑制剂和生物碳等减排产品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协调好日益发展的农业机械化与随之带来燃油电力造成的碳排放增加之间的关系,将是降低东北黑土区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 相关文献

[1]应用Delphi方法确定动物福利影响因素权重的研究. 耿爱莲,李保明,陈刚. 2008

[2]化肥投入对河北省玉米体系活性氮排放与碳足迹影响. 连炳瑞,李雅豪,王激清,杨俊刚,邹国元. 2022

[3]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碳足迹的生命周期分析. 柴立龙,马承伟,刘明池,王宝驹,武占会,许勇. 2014

[4]全球农业碳排放趋势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刘月仙. 2013

[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的流入加剧了碳排放吗?-基于PSTR模型的经验证据. 聂莹,刘清杰,任德孝. 2022

[6]河北省农作物生产投入品碳排放变化特征. 山楠,肖广敏,串丽敏,孙秀君. 2023

[7]半导体冷藏箱和丙烷冷藏箱在果蔬配送中的冷藏效果. 王信康,尚夔栎,刘升. 2023

[8]中国低碳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杨斌,韩佳伟,杨霖,任青山,杨信廷. 2023

[9]玻璃温室地源热泵供暖性能与碳排放分析. 柴立龙,马承伟. 2012

[10]精准农业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王永生,陈静,陶欢,胡海棠,李存军. 2016

[11]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王君君,李瑾. 2012

[1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对互联网应用采纳决策的实证分析. 郭建鑫,张峻峰. 2017

[13]基于多维关联规则的猪肉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乔浪,郭新宇,彭程. 2019

[14]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齐杏杏,高秉博,潘瑜春,杨晶,郜允兵. 2019

[15]应用Delphi方法确定动物福利影响因素权重的研究. 耿爱莲,李保明,陈刚. 2009

[16]果菜类蔬菜作物同化产物分配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钱婷婷,郭新宇. 2010

[17]农村信息服务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视角的调研分析. 李瑾,赵春江,秦向阳,袁学国,张正. 2011

[18]农村参与式规划制定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X村为例. 邱薪洁,胡新萍,黄杰. 2019

[19]基于称重式蒸渗仪的玉米耗水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19

[2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户信息共享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北京信息进村入户行政村652家农户调查数据. 曹冰雪,李瑾.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