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个低植酸大豆突变体中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1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凤杰 1 ; 董德坤 1 ; 李百权 1 ; 郁晓敏 1 ; 傅旭军 1 ; 朱丹华 1 ; 朱申龙 1 ; 杨清华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低植酸;MIPS1基因;表达特性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3 年 27 卷 03 期

页码: 286-2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肌醇-3-磷酸合成酶(MIPS)基因是植酸合成代谢途径中重要的功能基因。本研究以两个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TW-1、Gm-lpa-ZC-2以及其野生型亲本台湾75和浙春3号为材料,分析了MIPS1基因在其根、茎、叶、花和发育种子中转录水平上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大豆发育的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表现为由弱到强再逐渐减弱的表达特性,在开花后22d的种子内,基因的表达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减弱。突变体Gm-lpa-TW-1和野生型亲本台湾75的根、茎、叶和花中MIPS1基因的表达均较弱,但突变体Gm-lpa-TW-1的表达量略高于野生型亲本。与野生型亲本相比较,在开花后的22d,突变体Gm-lpa-TW-1发育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峰极显著的降低,仅为野生型的25%左右,而且在整个种子发育期间MIPS1基因的表达均较弱。突变体Gm-lpa-ZC-2和浙春3号的根、茎、叶和花中MIPS1基因的表达较弱,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种子发育的各个时期突变体Gm-lpa-ZC-2的表达量显著的高于野生型亲本浙春3号。在两个低植酸突变体发育的种子中MIPS1基因的表达与野生型亲本相比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明基因突变对MIPS1基因的表达均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在Gm-lpa-TW-1中表现为MIPS1基因表达的下调,而Gm-lpa-ZC-2中则表现为上调。

  • 相关文献

[1]大豆低植酸育种研究进展. 袁凤杰,舒庆尧,朱丹华. 2006

[2]大豆突变体Gm-lpa-TW-1中低植酸性状与种子发芽率和糖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袁凤杰,董德坤,李百权,傅旭军,朱丹华,朱申龙. 2011

[3]低植酸玉米育种的研究概况. 徐秀红,郭国锦,吕桂华,卢华兵. 2012

[4]大豆低植酸突变体Gm-lpa-ZC-2的精细定位. 李佰权,姜莹,付旭军,朱申龙,朱丹华,袁凤杰. 2011

[5]地衣芽胞杆菌碱性蛋白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特性. 许发芝,李吕木,徐子伟,张志才. 2011

[6]砂梨山梨醇转运蛋白(SOT)基因家族成员表达特性及在果实糖积累中的作用初探. 戴美松,徐飞,施泽彬,徐昌杰. 2015

[7]水稻OsWRKY7基因的表达研究. 李茹,周洁,李冬月,王栩鸣,杨勇,余初浪,程晔,严成其,陈剑平. 2015

[8]水稻病程相关基因OsPR1b启动子的表达特性研究. 虞飞博,周洁,王栩鸣,杨勇,余初浪,程晔,严成其,陈剑平. 2014

[9]"贝母/玉米/大豆"旱地多熟栽培技术及效益简析. 赵军华,曹开金,楼肖成,吕学高,朱正梅. 2015

[10]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 梁森苗. 2004

[11]菜用大豆品比试验及示范. 史书军,李百权,张军土,成丽萍. 2000

[12]日本育成脱腹大豆新品种. 夏湛恩. 1998

[13]中国大豆核心种质异黄酮含量的分析. 袁凤杰,姜莹,董德坤,朱丹华,李百权,朱申龙,付旭军. 2011

[14]三个大豆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比较. 张金霞,董德坤,胡兴旺,陈芬,朱丹华. 2016

[15]磷肥配施石灰石粉对红壤上大豆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傅庆林,孟赐福. 1992

[16]大豆铁素营养诊断适用指标的研究. 符建荣,秦遂初. 1991

[17]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蛋白亚基构成分析. 姜莹,吴娴静,董德坤,袁凤杰,朱申龙,朱丹华. 2010

[18]用过氧化氢酶诊断大豆缺铁的探讨. 符建荣,秦遂初. 1990

[19]铝毒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胡蕾,应小芳,刘鹏,徐根娣,朱申龙. 2004

[20]铝胁迫下大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的影响. 金婷婷,刘鹏,黄朝表,王芳,徐根娣,朱申龙.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