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噻唑膦与氨基寡糖素联合应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娟 1 ; 李秀花 1 ; 高波 1 ; 王容燕 1 ; 陈书龙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病;噻唑膦;氨基寡糖素;增效作用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22 年 26 卷 006 期

页码: 50-55

摘要: 为了筛选用于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高效、低毒、低成本药剂,明确噻唑膦和氨基寡糖素对该病的作用效果,利用浸渍法室内测试了噻唑膦和氨基寡糖素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生物活性;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噻唑膦与氨基寡糖素不同配比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防治效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噻唑膦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有一定的毒力,单独使用氨基寡糖素对线虫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噻唑膦与氨基寡糖素混合使用对线虫致死率与单独使用噻唑膦相比均差异不显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噻唑膦单独施用及其与不同剂量的氨基寡糖素联合使用均可显著抑制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侵染.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噻唑膦与氨基寡糖素联合应用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防治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等剂量的噻唑磷.10%噻唑膦颗粒剂18 kg/hm2与5%氨基寡糖素水剂2.25 L/hm2组合使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6.29%.氨基寡糖素增效作用显著,与噻唑膦联合使用简便易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可为杀线剂减量施用和甘薯茎线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木醋液与噻唑膦联合应用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 马娟,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陈书龙. 2022

[2]噻唑膦与硅肥联合使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马娟,高波,李秀花,王容燕,黄山,陈书龙. 2024

[3]不同杀线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王容燕,高波,马娟,李秀花,陈书龙. 2018

[4]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d-mel-26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高波,马娟,李秀花,李焦生,王容燕,陈书龙. 2021

[5]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 王容燕,陈书龙,李秀花,马娟. 2012

[6]不同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病原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影响. 漆永红,杜蕙,曹素芳,杨发荣,李敏权,陈书龙. 2011

[7]甘薯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趋化性的影响. 马娟,王容燕,李秀花,高波,问海月,陈书龙. 2018

[8]不同化学药剂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群体的控制作用. 漆永红,杜蕙,李敏权,杨发荣,陈书龙. 2009

[9]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 邹雅新,李秀花,张小风,张金林,陈书龙. 2011

[10]氨基寡糖素与吡唑醚菌酯混用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减施增效作用. 吴玉星,王亚娇,韩森,栗秋生,孔令晓. 2022

[11]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苯醚甲环唑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增效作用. Meng Run-jie,孟润杰,Wang Wen-qiao. 2010

[12]啶菌噁唑与3种杀菌剂混配对灰葡萄孢菌的毒力增效作用. 陈治芳,张小风,韩秀英,马志强,王文桥,赵建江. 2010

[13]氟醚菌酰胺与烯酰吗啉混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增效作用及田间药效. 孟润杰,王文桥,路粉,赵建江,马志强,韩秀英,朱杰华. 2017

[14]烯酰吗啉与百菌清复配对辣椒疫霉菌的增效作用. 齐永志,张小风,王文桥,赵卫松,马志强,韩秀英. 2010

[15]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的活芽孢对HD-1菌株增效作用的特异性. 冯书亮,董建臻,王容燕,王金耀,宋福平. 2005

[16]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的增效作用. 赵建江,王文桥,马志强,孟润杰,毕秋艳,韩秀英. 2016

[17]氟吡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混合物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增效及其抗药性的影响. 闫磊,王文桥,孟润杰,赵建江,韩秀英. 2013

[18]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番茄叶霉病菌的联合毒力. 赵建江,王文桥,马志强,孟润杰,毕秋艳,韩秀英. 2016

[19]霜脲氰和代森锰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离体活性及混合增效作用. 王文桥,马志强,韩秀英,李红霞,邵艳军. 2002

[20]一种评价哈茨木霉菌与化学农药联合增效作用的方法. 马志强,牛芳胜,毕秋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