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型叶面肥“爱谷素”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万兴 1 ; 孔德男 2 ; 李明哲 2 ; 熊兴耀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叶面肥;爱谷素;肥料试验;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15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特别在生长后期仅靠根部吸收仍显不够,因此应适当进行叶面追肥。叶面肥"爱谷素"是奥地利AGROSOLution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CO_2肥料,在水稻、小麦等作物施用后增产效果显著。本试验旨在检验该肥料在马铃薯上的效果。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Atlantic)为试材(G2级种薯)施用"爱谷素",选取市场上常见的郑州澳邦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叶面肥"土豆王"(CK_1)和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追肥配方1%尿素+0.5%磷酸二氢钾(CK_2)为对照。每种肥料共施用2次,第一次喷施是现蕾期,第二次喷施与第一次间隔7d,3次重复。2015年在布置了2个试验点,分别是北京通州(3...

  • 相关文献

[1]5种解磷溶磷菌肥在冀西山区旱地玉米上的肥效试验. 冯伟,杨军芳,周晓芬,张彦勇,杜晓东. 2013

[2]残留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黄少辉,李俊良,王继芳,金圣爱. 2019

[3]衡水地区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研究. 李明哲,崔海英,苏宝圣,郝洪波,师志刚. 2016

[4]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对谷子杂交种的防早衰效应分析. 夏雪岩,程汝宏,陈媛,师志刚,张婷. 2014

[5]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李娟,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高丽红,刘胜尧. 2010

[6]四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研究. 樊翠芹,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苏立军. 2004

[7]鸭梨花粉直感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陈景顺,宋金耀,董存田,刘全国,张新生. 1999

[8]480g/L嗪草酮SC防除马铃薯田杂草效果研究. 张玉慧,康爱国,乔普海,赵志英,杨晓娜. 2016

[9]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 郭安强,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杜红,刘鹏程,庞昭进. 2019

[10]喹啉铜在马铃薯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郑振山,陈勇达,赵旭东,张少军. 2020

[11]华北二作区早春马铃薯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庞昭进,郭安强. 2017

[12]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宋萌萌,刘媛,王健,张璇,彭发智,高清海,任丛涛. 2021

[13]河北二季作春播马铃薯养分吸收规律及肥料适宜用量. 杨云马,杨军芳,贾良良,邢素丽,樊建英,封志明,张淑青,相丛超,黄少辉,刘学彤. 2020

[14]冀西北坝上地区8种马铃薯的营养及质构品质评价. 刘媛,王健,任丛涛,宋鹏飞,邢维海,袁兴茂,高清海. 2020

[15]以马铃薯ND2 mRNA为内对照双重RT-PCR法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马恢,谢晓亮,尹江,温春秀,吴志明. 2007

[16]不同激素浓度及抗生素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影响(初报). 马春红,崔四平,郭秀林. 1999

[17]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及防控策略. 常来,王文桥,朱杰华. 2010

[18]马铃薯轮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案例分析. 于台泽,贾良良,牛丽娟,王庆锁,李颖,张丹. 2020

[19]贝莱斯芽孢杆菌HN-Q-8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白雪飞,李倩,丁丽丽,张岱,赵益,杨志辉,朱杰华. 2024

[20]不同马铃薯品种(品系)耐盐性鉴定与综合评价. 于国红,刘朋程,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郭安强.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