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彭李顺 1 ; 曹峥英 2 ; 杨本鹏 2 ; 张树珍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植物;聚硒;分子机制;遗传变异;转基因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23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通过植物的吸收和转化进入人类食物链,植物聚硒能力是决定植物硒含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国内外关于植物聚硒能力的分子机制、遗传变异、转基因分子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表观遗传学在植物中的研究. 王树昌. 2011
[2]外源茉莉酸调控橡胶生物合成的研究. 曾日中,段翠芳,黎瑜,谭海燕,聂智毅,郝秉中. 2011
[3]赤霉素调控林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石鹏,王永,张大鹏. 2021
[4]兰花热胁迫响应机制及耐热性研究进展. 罗小燕,易双双,李崇晖,廖易,张志群,陆顺教. 2023
[5]橡胶树死皮病的形成及其机制. 覃宝祥,胡新文,邓晓东,郭建春. 2005
[6]利用InDel分子标记分析海南山栏稻品种籼粳特性. 徐建欣,杨洁,李美萱,敖莉丝,徐志军. 2017
[7]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变异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张晓飞,李火根,尤录祥,曹健. 2011
[8]甘蔗F1群体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徐志军,孔冉,苏俊波,周峰,张垂明,吴小丽,刘洋. 2021
[9]17份苎麻栽培品种的RAPD分析. 郭安平,周鹏,黎小瑛,李宗道,郑学勤. 2003
[10]结缕草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变异研究. 黄春琼,刘国道,白昌军,唐军,王文强,丁西朋,刘一明. 2018
[11]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变异特征研究进展. 甘仪梅,张树珍,武媛丽,杨本鹏. 2015
[12]荔枝杂交F1代群体部分枝叶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蔡汝鹏,张蕾,李芳,姜成东,李焕苓,王家保. 2023
[13]植物CBF转录因子抗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静,王永,杨耀东,肖勇,夏薇,乔飞. 2014
[14]香根草在木薯地的水土保持研究与推广. 黄洁. 2006
[15]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植物全氮含量方法的改进. 邓穗生,洪彩香. 2013
[16]海南植物疫霉菌种类鉴定. 贺春萍,曾会才,郑服丛,李锐. 2002
[17]植物低温信号的感知、转导与转录调控. 张融雪,张治礼,张执金,黄荣峰. 2009
[18]"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地区环境介质中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谭华东,王传咪,吕宝乾,武春媛. 2020
[19]广东边际性土地能源植物种植潜力适宜性评价. 王芳,卓莉,覃新导,李少英,杨朝辉,黄鸿健. 2015
[20]植物小G蛋白基因ROP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孙佩光,苗红霞,徐碧玉,金志强.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膜下滴灌减量施肥对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效率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彭李顺;曹峥英;蔡文伟;杨本鹏;杨学
关键词:甘蔗脱毒种苗;膜下滴灌施肥;化肥减施;繁育效率;养分利用率
-
26个甘蔗品种苗期耐酸铝性状的综合评价
作者:曹峥英;蔡文伟;武媛丽;彭李顺;杨本鹏
关键词:甘蔗;耐酸铝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
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过程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及累积特征
作者:蒋淑停;彭李顺;杨本鹏;曹峥英;杨学
关键词:甘蔗;脱毒健康原种苗;氮、磷、钾养分;大量元素;养分需求状况
-
甘蔗种茎发芽过程中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周慧文;闫海锋;丘立杭;周忠凤;范业赓;陈荣发;邓宇驰;杨本鹏;吴转娣;李文凤;蔡文伟;何为中;吴建明
关键词:甘蔗;发芽;激素;糖类;酶活性
-
中糖2号在国家第13轮甘蔗品种区试的综合评价
作者:甘仪梅;杨本鹏;蔡文伟;曹峥英;武媛丽;彭李顺
关键词:甘蔗;区域试验;蔗茎产量;蔗糖产量
-
甘蔗磷酸丙糖/磷酸转运蛋白基因ShTPT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者:赵雪婷;赵婷婷;冯翠莲;高利燕;林继山;冯小艳;王文治;沈林波;张树珍;王俊刚
关键词:甘蔗;磷酸丙糖/磷酸转运蛋白(TPT);亚细胞定位;干旱胁迫;表达分析
-
2017-2023年我国糖料甘蔗登记品种的亲本和产量分析
作者:甘仪梅;曹峥英;武媛丽;蔡文伟;昝丽梅;彭李顺;杨本鹏
关键词:甘蔗;登记品种;亲本;成熟期;种质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