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尖孢镰刀菌Six1d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真菌分泌表达载体构建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彭存智 1 ; 常丽丽 1 ; 王丹 1 ; 黄超 1 ; 徐兵强 2 ; 仝征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热带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内源启动子;分泌表达载体;Six1d蛋白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6 期

页码: 1203-12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前期研究中构建的真菌分泌表达载体p74HSP-EGFP可在真菌中表达目标蛋白,在真菌侵染并定殖植物的过程中分泌目标蛋白到植物中,从而验证目的基因的功能,但p74HSP-EGFP载体中驱动目的基因表达的毒素基因(toxin A,ToxA)启动子不是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自身的启动子.为能在Foc中更有效地表达其自身基因,本研究从尖孢镰刀菌 1 号生理小种(Foc1)中克隆到高丰度表达的木质部分泌蛋白基因(secreted in xylem 1d,Six1d)的启动子,来替换p74HSP-EGFP载体中的ToxA启动子,并将新构建的真菌分泌表达载体命名为pSix1d74HSPG.为比较 2 个分泌载体的表达效率,本研究进一步将 p74HSP-EGFP 和 pSix1d74HSPG 载体转化尖孢镰刀菌热带 4 号生理小种(Foc TR4),获得的转化菌株分别在钾盐液体培养基(KK)中振荡培养 5 d后,检测分泌到胞外的EGFP荧光强度和EGFP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pSix1d74HSPG中Six1d启动子驱动的EGFP表达强度能够达到p74HSP-EGFP中ToxA启动子驱动的 1.6~1.7 倍,说明pSix1d74HSPG载体可代替p74HSP-EGFP载体在Foc中更高效分泌表达目的蛋白,为香蕉枯萎病抗感病分子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工具.

  • 相关文献

[1]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菊欧氏杆菌. 殷晓敏,陈弟,吴红萍,郑服丛. 2009

[2]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拮抗菌初探. 刘兵团,谢达平,王腾,段雅婕. 2011

[3]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拮抗茵初探. 刘兵团,谢达平,王腾,段雅婕. 2011

[4]一株植物病原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物质. 陈志杰,谢江辉,陈宇丰,周登博,高祝芬,戚春林. 2018

[5]香蕉枯萎病拮抗放线菌1-g-59的筛选与鉴定. 刘小玉,周登博,谭昕,高祝芬,陈波,黄霄,张锡炎. 2013

[6]两株抗香蕉枯萎病生防菌的筛选与生防效应研究. 戴青冬,汪军,邢益范,陈平亚,毛超,王飞燕,黄俊生. 2014

[7]不同抗性香蕉品种根系分泌差异酚酸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 翟子翔,李得铭,邓涛,邓大豪,杨腊英,周游,郭立佳,黄俊生. 2020

[8]菜籽饼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及其对土壤细菌的影响. 乔帆,陈汉清,畅文军,曾会才. 2021

[9]抗香蕉枯萎病菌的卢娜林瑞链霉菌的分离及防效鉴定. 周登博,井涛,起登凤,冯仁军,段雅捷,陈宇丰,王飞,张锡炎,谢江辉. 2017

[10]施用淡紫拟青霉与套作对香蕉枯萎病控病作用的影响. 汪军,王国芬,杨腊英,郭立佳,潘江禹. 2013

[11]拮抗香蕉枯萎病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X1菌株的鉴定及其抗菌蛋白基因的克隆. 卢娟,夏启玉,顾文亮,孙建波,卢雪花,张欣,王宇光. 2013

[12]一株拮抗香蕉枯萎病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几丁质酶基因信号肽的分泌活性分析. 夏启玉,王宇光,孙建波,卢雪花,顾文亮. 2010

[13]香蕉枯萎病不同感病级别植株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邓晓,李勤奋,侯宪文,武春媛,李光义. 2012

[14]香蕉枯萎病菌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钟爽,何应对,韩丽娜,曾会才,金志强. 2012

[15]产几丁质酶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作用. 孙建波,王宇光,李伟,彭明. 2010

[16]一株香蕉枯萎病拮抗链霉菌抑菌成分初步分析. 马伏宁,郭刚,殷晓敏,郭雪琴,李奕星. 2016

[17]健康香蕉(Musa paradisiaca)植株与枯萎病患病植株根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邓晓,李勤奋,武春媛,李怡,刘景坤. 2015

[18]生防菌株HJX1的鉴定和抑菌谱的测定. 赵更峰,邱逸敏,张云霞,熊国如. 2014

[19]香蕉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脂肽类抗生素基因引物筛选. 邓涛,郭立佳,杨腊英,周游,汪军,柳志强,黄俊生. 2020

[20]氨基酸影响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厚垣孢子的形成. 丁兆建,漆艳香,曾凡云,朱为菊,许天委,彭军,谢艺贤,张欣.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