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伴生小麦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樊翠芹 1 ; 王贵启 1 ; 李秉华 1 ; 许贤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伴生小麦;小麦;农艺性状;遗传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20 期

页码: 161-1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小麦田伴生小麦和小麦同时出苗生长,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为研究伴生小麦的生物学和其遗传特性,对河北省小麦田伴生小麦进行形态调查,并结合田间种植研究其农艺及遗传性状,应用A-PAGE方法对普通小麦和伴生小麦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伴生小麦植株比小麦高30~40cm左右,茎杆细1.2~2.5mm,其分蘖多,分蘖成穗率高,叶片细长,穗粒数30~35粒左右,千粒重20~30g左右,种子休眠期通常比小麦长,伴生小麦为自花授粉作物,与小麦杂交能够结实,有42条染色体,醇溶蛋白遗传分析表明,伴生小麦属于普通小麦类型。伴生小麦形态上与小麦相似,又有一定差异,其亲缘关系与普通小麦相近。

  • 相关文献

[1]茎尖转化法转基因小麦后代的遗传特性分析. 董福双,刘永伟,吕孟雨,周硕,杨帆. 2018

[2]小麦Rht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兰素缺,李杏普. 2008

[3]小麦矮秆基因研究和利用现状. 赵和. 2004

[4]咪唑乙烟酸对小麦品种衡观35挑旗期杀雄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赵明辉,李会敏,乔文臣,付庆云,张香菊,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5]大豆除草剂豆草除~(TM)诱导旗叶露尖期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李会敏,赵明辉,于秀艳,王俊才,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6]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遗传规律研究. 张文英,柳斌辉,彭海城,李爱国,栗雨勤. 2008

[7]不同灌水处理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遗传规律研究. 张文英,柳斌辉,彭海城,李爱国,栗雨勤. 2009

[8]小麦成熟胚无性系后代的性状表现. 范光年,王培,方仁,王海波. 1991

[9]保护性耕作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樊翠芹,王贵启,李秉华,许贤. 2010

[10]土壤盐分对小麦扬花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光州,冯固,张宏彦,刘全清. 2013

[11]亚种间杂交稻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 李荣改,孟令启,冯瑞光,宁文书. 2000

[12]短枝型苹果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张朝红,杨凤秋,陈东玫,赵同生,赵国栋,李扬,赵永波. 2018

[13]2个杏新品系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研究. 武晓红,景晨娟,陈雪峰,赵习平,季文章,李立颖,袁立勇,王端. 2020

[14]蓝粒小麦籽粒色素遗传研究. 兰素缺,李杏普,刘玉平. 2008

[15]细胞质抗除草剂谷子遗传发育特点及应用研究. 籍贵苏,杜瑞恒,侯升林,程汝宏,王新玉,赵秀萍. 2006

[16]陆地棉色素腺体基因的表达. 邓德旺,曲健木. 1991

[17]绿豆白粉病的遗传(英文). 田静,乔尼特. 2000

[18]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得孝,员海燕,武玉华,周联东. 2004

[19]棉花种间杂交渐渗系抗黄萎病性状遗传分析. 郭宝生,刘存敬,刘素恩,郭娴,张建宏,崔瑞敏,王兆晓,耿军义,张香云. 2008

[20]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分析. 尹庆珍,张立永,王国华,尹伟平,郄丽娟,赵付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