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物黑炭输入对茶园土壤呼吸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志丹 1 ; 江福英 1 ; 尤志明 1 ; 王峰 1 ; 王义祥 2 ; 翁伯琦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黑炭;土壤呼吸;Q10值;茶园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586-5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黑炭是化石燃料或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非纯净碳的混合物,施入土壤后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良土壤性状、促进植物生长,但生物黑炭施用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茶园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之一,为明确生物黑炭输入对茶园土壤碳排放的影响,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生物黑炭施用对茶园土壤呼吸的影响。试验设置生物黑炭施用量0 t·hm-2(CK)、8 t·hm-2、16 t·hm-2、32 t·hm-2和64 t·hm-2 5个水平,采用LI-Cor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对不同生物黑炭施用水平处理下茶园土壤呼吸速率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呈现单峰曲线特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10 cm温度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土壤10 cm温度能够解释各处理土壤呼吸月动态变化的67.79%~89.16%。生物黑炭输入提高了茶园土壤呼吸速率,各处理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比CK提高10.75%、17.52%、35.78%和42.58%,并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生物黑炭输入降低了茶园土壤呼吸敏感性(Q10值),各处理土壤呼吸Q10值分别比CK降低1.96%、3.14%、4.01%和10.76%。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降低验证了生物黑炭具有热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是可以在茶园土壤中长期固存的惰性有机碳。

  • 相关文献

[1]南方红壤区3年生茶园土壤呼吸特征. 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王峰,王义祥,张磊,翁伯琦. 2013

[2]生物黑炭茶园应用技术试验示范效果. 吴志丹,江福英,王峰,朱留刚,尤志明. 2014

[3]生物黑炭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志丹,尤志明,江福英,王峰,王成已,张文锦. 2012

[4]生物黑炭和氮肥配施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和pH值的影响. 吴志丹,江福英,王峰,朱留刚,张磊. 2013

[5]2012年度生物黑炭茶园应用技术示范小结. 江福英,吴志丹,王峰,张磊. 2013

[6]培养温度对不同类型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王义祥. 2016

[7]生物黑炭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江福英,吴志丹,尤志明,王峰,朱留刚. 2015

[8]生物黑炭对强酸性茶园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 2015

[9]生物黑炭和氮肥配施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吴志丹. 2017

[10]添加生物黑炭对茶园土壤CO_2、N_2O排放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磊,翁伯琦. 2015

[11]生物黑炭输入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成己,王义祥,林宇航,叶菁,黄毅斌,翁伯琦. 2012

[12]生物黑炭茶园应用技术试验示范. WU Zhidan,吴志丹,JIANG Fuying,江福英,WANG Feng. 2014

[13]柑桔果园土壤呼吸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王峰,翁伯琦,王义祥. 2009

[14]长期施用炭基有机肥对土壤铜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艳春,叶菁,刘岑薇,林怡,王义祥. 2024

[15]翻耕和生草对果园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王义祥,吴志丹,翁伯琦,邢世和,黄毅斌. 2010

[16]双胞蘑菇菌渣施用对龙眼园土壤呼吸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峰,王义祥,翁伯琦,黄勤楼. 2011

[17]亚热带山区红壤地碳平衡研究进展. 翁伯琦,王义祥. 2006

[18]生草栽培对油桃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王义祥,王峰,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2013

[19]经营措施对土壤碳储量和碳通量的影响. 吴志丹,李跃森,王义祥,翁伯琦. 2008

[20]安溪县主要产茶乡镇土壤肥力现状浅析. 王文建.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