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薄荷EβF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迪 1 ; 甄军波 1 ; 刘琳琳 1 ; 冯晓晴 1 ; 迟吉娜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半干旱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薄荷;EβF合成酶;蚜虫;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4 年 03 期

页码: 96-1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EβF合成酶基因在植物体内合成[反]-β-法尼烯,用于抵御蚜虫侵害。为探明薄荷中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从薄荷叶片中克隆得到1个新的EβF合成酶基因McβFS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构建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转化拟南芥,并进行蚜虫生物测定。结果表明,McβFS1基因CDS序列全长1 650 bp,编码54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63.85 ku,等电点为5.23,无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预测其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结构和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分别为69.58%,3.10%,4.01%和23.32%。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胡椒薄荷的Q5W283.1序列相似度达91.47%,亲缘关系较近,但序列差异较大,是一个新的EβF合成酶基因。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cβFS1在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且在叶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茎中的表达。蚜虫的选择性分析表明,转基因拟南芥对蚜虫具有较强的趋避性。

  • 相关文献

[1]薄荷的快速繁殖与栽培技术的研究. 马春红,陈霞,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李广敏. 2004

[2]蚜虫发生对甜高粱主要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 杜瑞恒,张玉华,赵立欣,张艳丽,甘耀进,籍贵苏,马继芳,侯升林,李顺国,王新玉,吕芃,魏志敏. 2006

[3]灰飞虱冬季室内人工饲养中饲料植物病虫害防治初报. 田兰芝,苗洪芹. (Mis

[4]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麦蚜的防控效果. 陈立涛,高军,王永芳,董志平,马继芳,郝玉娟,郝延堂. 2018

[5]蚜虫新型预警网络的构建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秦启联,梁红斌,曹雅忠,许国庆,高占林,徐伟钧,武予清,李学军,赵章武,成新跃. 2011

[6]植物源农药对苜蓿蚜虫与蓟马的防治效果. 赵海明,游永亮,李源,武瑞鑫,何丽,张焕强,宋凯. 2019

[7]2种蚜虫DNA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改进研究. 韩玉翠,吕芃,侯升林,李素英,马雪,籍贵苏,杜瑞恒,刘国庆. 2014

[8]高粱抗蚜研究进展. 刘国庆,杜瑞恒,侯升林,吕芃,籍贵苏,李素英. 2012

[9]蚜虫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高占林,李耀发,党志红,潘文亮,田士波. 2009

[10]白僵菌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研究与应用进展. 曹卫平,冯书亮,王金耀,王容燕,杜立新,宋健. 2006

[11]石家庄市园林植物蚜虫主要种类调查及防治对策. 缴丽莉,李学营,蔡海燕,索相敏. 2015

[12]溴氰虫酰胺对棉蚜和麦长管蚜生物活性的温度效应. 窦亚楠,安静杰,郭江龙,袁文龙,魏洪亮,党志红,高占林,李耀发. 2022

[13]蚜虫防治研究概况及在棉花上的应用. 张海娜,钱玉源,刘祎,王广恩,崔淑芳,金卫平,李俊兰. 2015

[14]几种杀虫植物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及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联合毒力. 高占林,潘文亮,党志红,贾海民,李秀花,许景贤. 2004

[15]灰飞虱冬季室内人工饲养中饲料植物病虫害防治初报. 田兰芝,苗洪芹. 2005

[16]高梁抗蚜研究进展. 刘国庆,杜瑞恒,侯升林,吕芃,籍贵苏,李素英. 2012

[17]天然产物农药对杏树蚜虫的防治效果. 王端,刘志琨,陈雪峰,景晨娟,武晓红,李亚囡. 2022

[18]小麦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TaHK1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孙丽静,赵慧,吕亮杰,张颖君,胡梦芸,刘茜,李辉. 2019

[19]‘富士’苹果Ca~(2+)/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程玉豆,冯云霄,关军锋. 2015

[20]玉米大斑病菌STK2的基因组定位、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其表达. 巩校东,范钰,李坡,杨阳,张长志,田兰,张晓玉,范永山,韩建民,谷守芹,董金皋.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