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浙江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型菌株的鉴定及高温抑制病害的表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晓婷 1 ; 鹿秀云 2 ; 张敬泽 1 ; 祝水金 3 ;

作者机构: 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型;夏季高温;病害抑制

期刊名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SN: 1008-9209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671-6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落叶和非落叶致病型菌株特异性引物扩增并结合微菌核特征观察,鉴定了浙江地区棉花黄萎病菌菌株的致病型,测定了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了浙江地区夏季高温对棉花黄萎病抑制现象的原因。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结果表明,来自于浙江的5个代表性分离菌株(VD-h1、VD-h2、VD-h6、VD-h3和VD-h5)均属于落叶型菌株。对不同类型菌株产生微菌核的观察结果证实,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的微菌核间形态及其长宽比存在差异。温度对病原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来自浙江的2个菌株(VD-h1和VD-h6)和来自新疆的2个菌株(VD-101和VD-086)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在22~28℃和22~26℃之间;32℃高温显著抑制了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并延迟了分生孢子萌发的时间。不同温度试验的结果间接证实了,棉花黄萎病在浙江夏季高温条件下表现的隐退症状是因为高温抑制了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这为病害发生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小麦主产区禾谷孢囊线虫群体致病型研究.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4

[2]三省份葡萄霜霉菌致病型的划分. 毕秋艳,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 2014

[3]河北省棉花枯萎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 高慧,王晓光,郭庆港,李社增,鹿秀云,马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