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芳萍 1 ; 曹世勤 2 ; 郭莹 2 ; 杜久元 2 ; 鲁清林 2 ; 吕迎春 3 ; 白斌 2 ; 周刚 2 ; 张文涛 2 ; 马瑞 2 ; 何瑞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连锁和关联分析;测序技术;育种应用

期刊名称: 寒旱农业科学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24 年 3 卷 001 期

页码: 1-10

摘要: 条锈病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选育和种植持久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为达到多基因聚合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目标,必须不断发掘抗病种质、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基于文献,对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涉及的抗病性、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方法和定位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小麦条锈病基因定位涉及技术的现状、局限性及优势,从而为后续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多基因聚合和持久抗性小麦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布局提供技术指导,以降低西北麦区和小麦主产区条锈病流行的频率,进一步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 相关文献

[1]兰州核不育小麦突变体的遗传研究及其应用. 刘忠祥,周宽基,王世红. 2010

[2]退火温度T_m对小麦SSR扩增结果的影响探究. 代芳,刘光辉,黄可兵,杨仕雷,杨随庄. 2013

[3]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杨随庄,尚勋武,叶春雷. 2007

[4]西北地区和尚头小麦遗传多样性及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张彦军,苟作旺,王兴荣,李玥,祁旭升. 2019

[5]RAPD分析技术在小麦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李静雯,欧巧明,张正英. 2008

[6]花药培养与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王炜,陈琛,叶春雷,杨随庄,欧巧明,罗俊杰. 2019

[7]A-3中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分子标记定位分析. 殷学贵,尚勋武,庞斌双,宋建荣,曹世勤,李金昌,张学勇. 2006

[8]小麦抗旱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杨随庄. 2007

[9]小麦品种云麦53抗条锈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刘鹏,陈璨,卢家玲,白斌,何中虎,夏先春. 2015

[10]成株抗性与全生育期抗性基因聚合培育抗条锈性小麦新品种. 白斌,杜久元,何瑞,杜晓霖,郭莹. 2023

[11]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斌. 2012

[12]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张勃,郝保军,王保通,李强,李高宝,郭海鹏,王芳,康振生. 2009

[13]黄瓜抗枯萎病研究进展. 李亚莉,侯栋,岳宏忠,张东琴. 2018

[14]轮叶党参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在党参属中的应用. 刘新星,石有太,罗俊杰,欧巧明,陈子萱,李忠旺. 2018

[15]利用SSR标记鉴定当归的真实性. 刘新星,欧巧明,罗俊杰,石有太,李忠旺,崔文娟. 2020

[16]甘肃沿黄灌区主栽春小麦品种(系)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陈琛,袁俊秀,刘风,王炜. 2020

[17]豌豆白粉病研究进展. 张丽娟,杨晓明,陆建英,王昶. 2015

[18]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甘蓝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董云,庞进平,王毅,方彦. 2009

[19]彩色棉与白色棉之间的DNA分子标记研究. 张秉贤,王国祥. 2001

[20]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