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晓明 1 ; 李开绵 2 ; 台建祥 3 ; 叶剑秋 2 ; 陆小静 2 ; 吕飞杰 3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戟科;木薯皮;化学成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红外光谱;气-质联用;核磁共振;超临界CO2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01 期
页码: 123-1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首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木薯皮的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又利用超临界及传统提取方法得到木薯皮不同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气—质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技术等波谱分析方法对木薯皮化学成分做了初步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木薯皮中矿物质含量最高的是K,含量最高为1 453.29 mg/100 g干重,Ca含量次之,Na含量位居第三;微量元素中Ni含量最高,为87.22 mg/kg干重;木薯皮中检索匹配度大于90%的化学成分中检测出7-氨基-3-苯基香豆素和东莨菪内酯2种香豆素类物质,其它重要的化学成分有β-谷甾醇、乙酰愈创木酮、N,N'-羰基二咪唑、亚硝酸异戊酯等,以上化学成分均为首次在木薯皮中发现。
- 相关文献
[1]肿柄菊氯仿萃取相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植物毒性. 李晓霞,范志伟,沈奕德,黄乔乔,程汉亭,刘丽珍. 2012
[2]肥牛木叶的酚类成分研究. 梅文莉,戴好富,吴大刚. 2006
[3]肥牛木根化学成分研究. 梅文莉,戴好富,吴大刚. 2006
[4]3种发酵菌堆制木薯皮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能力的影响. 王旭,李勤奋,陈艳丽,李光义. 2011
[5]木薯皮和鸡粪的堆肥化利用研究. 侯宪文,李勤奋,陈炫,李光义,邹雨坤. 2014
[6]木薯皮堆肥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侯宪文,邓晓,李光义,陈炫,李勤奋. 2009
[7]超声波辅助提取木薯皮活性物质工艺. 陈晓明,李开绵,台建祥,叶剑秋,陆小静,吕飞杰. 2011
[8]木薯皮总香豆素活性物质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 陈晓明,李开绵,台建祥,叶剑秋,陆小静,吕飞杰. 2012
[9]3种发酵菌处理对木薯皮基质理化性状及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线花,王旭,李勤奋,侯宪文. 2011
[10]龙须菜的有机酸组成及其细胞毒活性. 梅文莉,戴好富,徐军田. 2006
[11]肥牛木中一个新的降新木脂素. 梅文莉,戴好富,吴大刚. 2006
[12]巴西橡胶树的基因组序列框架图. 田郎. 2017
[13]中国大戟科一新记录属——小果木属(英文). 王清隆,邓云飞,黄明忠,王祝年,晏小霞. 2012
[14]中国大戟科一新归化种——硬毛巴豆. 王清隆,邓云飞,王祝年,黄明忠. 2012
[15]云南土沉香中的香豆素类成分研究. 黄圣卓,马青云,彭华,牛洋,刘玉清,周俊,赵友兴. 2014
[16]4种大戟科作物嫩茎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谭德冠,邹发贵,付莉莉,韩冰莹,孙雪飘,梁魁格,张家明. 2014
[17]基于matK序列的几种重要大戟科植物系统发育初步研究. 王海燕,刘石生,文明富,卢诚,赵平娟,王文泉. 2011
[18]超临界CO_2萃取原生态椰子油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郑亚军,李艳,陈卫军,赵松林,马子龙. 2010
[19]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生物工艺研究. 刘红,曾凡逵,许春梅,谭乐和. 2011
[20]唾液乳杆菌渗透胁迫的核磁共振分析. 齐宁利,龚霄,李普旺.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薯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淀粉积累规律分析
作者:郑永清;李开绵;李伯松;马旭东;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产量;淀粉;光合作用
-
马铃薯光合、氮代谢及产量对水氮运筹的响应
作者:易紫凤;段绍光;卞春松;陆小静;李森;秦军红;李广存
关键词:水氮耦合;马铃薯;生理生长;产量
-
木薯块根灰分和水分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作者:张逸杰;王思琦;陆小静;宋记明;王睿;曹敏;张瑞;王红刚;吴金山
关键词:木薯;灰分;水分;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快速检测
-
基于有机替减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怀山药氮肥减施栽培技术
作者:理向阳;李丽娜;腊贵晓;陆小静;余彦鸽;杨铁钢
关键词:怀山药;有机替减;水肥一体化;氮肥减施
-
基于木薯全基因组重测序的InDel标记开发及应用
作者:陆佳毓;王明;肖鑫辉;李开绵;张洁;薛茂富;符乃方;万仲卿;王颜
关键词: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InDel标记;基因组重测序;遗传多样性分析
-
木薯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陈松笔;蔡杰;安飞飞;朱文丽;罗秀芹;薛晶晶;薛茂富;李汉丰;韦卓文;黄三文;李开绵
关键词:木薯育种;种质资源;采后生理腐烂;花叶病;褐条病;基因编辑
-
CRISPR/Cas9编辑MeHNL基因创制低生氰糖苷木薯
作者:童玮婧;罗数;陆新露;沈建福;陆柏益;李开绵;马秋香;张鹏
关键词:木薯;基因编辑;醇氰酶;低氰化物;生氰糖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