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花生果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小玉 1 ; 付登强 1 ; 余凤玉 1 ; 杨伟波 1 ; 尹欣幸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花生科研工作站

关键词: 海南省;花生;果腐病;鉴定;生物学特性;转录间隔区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104-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近几年,花生果腐病是花生上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为明确海南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有效开展病害防治工作,降低该病危害,采用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的观察及rDNA的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简称ITS)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序列对比,最后将菌株JGF2确定为镰刀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JGF2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35℃,最适pH值为8,乳糖为最佳碳源,牛肉浸膏为最佳氮源.

  • 相关文献

[1]火龙果镰刀菌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朱迎迎,高兆银,李敏,陈亮,胡美姣. 2016

[2]芒果拟盘多毛孢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YANG Bo,杨波,HU Mei-jiao,胡美姣. 2012

[3]茶枯发酵液对花生果腐病菌的拮抗作用. 余凤玉,邢益政,刘小玉,杨伟波,付登强,贾效成,宋薇薇. 2022

[4]海南省槟榔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朱辉,余凤玉,覃伟权,吴多扬,马子龙,刘立云. 2009

[5]海南林下间作花生模式及展望. 李东霞,杨伟波,付登强,陈良秋,石鹏,刘小玉. 2014

[6]海南茄子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爽,黄贵修,李博勋,孔祥义. 2014

[7]海南黑山羊肠道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汤凯,杨劲松,杨天澍,谭海生,字学娟,李茂. 2021

[8]辣椒叶脉斑驳病毒研究进展. 王达新,王健华,赵焕阁,邱世明,刘志昕. 2007

[9]油茶叶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小玉,余凤玉,付登强,杨伟波,贾效成,陈良秋. 2019

[10]云南省蒙自市辣椒黑斑病初步研究. 曾垄钢,鲁海菊,王栋,郑肖兰,杨杰. 2015

[11]莲雾黑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车建美,刘波,阮传清,王国芬,黄丹丹,杨忠来,郭慧慧. 2014

[12]油茶叶枯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牛晓庆,陈良秋,付登强,杨伟波,李艳,覃伟权,蒋盛军. 2013

[13]龙血树白绢病病原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邢梦玉,杨光穗. 2009

[14]不同来源荔枝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新春,彭元科,王家保. 2015

[15]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形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鲁海菊,施玉梅,潘柳君,王波,郑肖兰. 2015

[16]海南芒果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胡美姣,杨波,李敏,杨冬平,蒲金基,张正科,高兆银. 2013

[17]山竹蒂腐病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波,胡美姣,杨冬平,李敏,高兆银,张正科. 2011

[18]抑制火龙果果腐病病菌桃吉尔霉的植物精油筛选(简报). 于婧,李敏,高兆银,弓德强,张绍刚,洪小雨,花静静,胡美姣. 2021

[19]木菠萝果腐病中一种新病原茵的分离与鉴定. 桑利伟,刘爱勤,谭乐和,孙世伟,李继锋. 2011

[20]木菠萝果腐病中一种新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桑利伟,刘爱勤,谭乐和,孙世伟,李继锋.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