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美双和戊唑醇增效与拮抗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细胞膜透性及内含物渗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毕秋艳 1 ; 马志强 2 ; 张小风 2 ; 王文桥 2 ; 韩秀英 2 ; 田银萍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系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福美双;戊唑醇;小麦赤霉病;复配;细胞膜透性;内含物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20 期

页码: 222-2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药剂对病原菌的联合作用通常表现为增效、相加和拮抗3类形式。为了揭示药剂组合产生增效与拮抗的特性,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了福美双与戊唑醇药剂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协同增效作用2测.2定93。7μ选g/择ml福),美通双过与电戊导唑率醇法配检比测为菌7丝∶1细0的胞增膜效通组透合性(的EC改50变0.程03度31,μ试g/图ml)比、较配增比效为与9∶拮4的抗拮药抗剂组组合合(的EC差50异。增效组合处理菌丝细胞后,60min后的电导率一直表现上升,表明存在着菌丝细胞内含物不断外渗的现象;而拮抗组合处理的菌丝细胞渗透性比对照较弱。测定菌丝细胞渗漏的还原糖、几丁质酶、可溶性蛋白等3种细胞内含物含量,发现其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增效组合使还原糖含量在25h时,下降为对照的18.91%;几丁质酶活性在5~20h之间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短期内上升随后下降。而在拮抗组合条件下,菌丝细胞内含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与对照或某一单剂趋势相同。药剂组合协同增效作用测定和增效与拮抗组合的作用机理值得深入探讨,并应成为筛选和评价药剂增效组合的依据。

  • 相关文献

[1]多菌灵/戊唑醇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活性增效作用. 毕秋艳,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 2010

[2]咯菌腈和戊唑醇复配对假禾谷镰孢菌丝生长及所致病害的影响. 李聪聪,吴玉星,王亚娇,纪莉景,韩森,孔令晓. 2023

[3]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施药时期及安全性评价.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王亚娇,李聪聪,孔令晓. 2017

[4]NaCl胁迫对草莓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郑丽锦,高志华,贾彦丽,葛会波. 2010

[5]福美双与五氯硝基苯配施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效果. 李巧云,张彦才,周晓芬,刘全清,马志强. 2003

[6]福美双与啶菌恶唑复配对灰葡萄孢活性的协同抑制作用. 毕秋艳,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马志强,张金林. 2009

[7]防治斜纹夜蛾高效药剂及复配配方筛选. 王容燕,马娟,李秀花,高波,陈书龙. 2017

[8]小麦赤霉病菌定性和定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潮霞,田世民,马平,杨文香,李社增,刘大群. 2007

[9]2010年小麦赤霉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简报. 杨洋,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 2010

[10]不同小麦品种上赤霉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 Yang Yang,杨洋,Ma Zhi-qiang. 2010

[11]小麦赤霉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 杨洋,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 2009

[12]禾谷镰孢菌对戊唑醇抗药性的诱导及抗性菌株特性研究. 叶滔,马志强,王文桥,韩秀英,张小风. 2011

[13]禾谷镰孢茵对杀菌剂戊唑醇敏感基线的建立. 叶滔,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 2011

[14]抗戊唑醇禾谷镰孢菌的相对渗透率变化. 叶滔,马志强,牛芳胜,毕秋艳,韩秀英. 2012

[15]禾谷镰孢菌对戊唑醇敏感基线的建立和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叶滔,王志伟,牛芳胜,王文桥,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 2012

[16]戊唑醇、百菌清及其复配对禾谷镰孢菌的生物活性. 叶滔,马志强,牛芳胜,毕秋艳,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张利辉. 2012

[17]禾谷镰孢菌对杀菌剂戊唑醇敏感基线的建立. 叶滔,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 2011

[18]抗戊唑醇禾谷镰孢菌对渗透压敏感性及电导率变化研究. 叶滔,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王志伟. 2011

[19]几种药剂防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高俊全,韩民利,张晓东.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