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钾对木薯产量和品质及大中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云霞 1 ; 苏必孟 2 ; 黄洁 2 ; 徐海强 2 ; 宋恩亮 2 ; 闫庆祥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农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农学院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木薯;钾肥;营养元素;木薯产量;可溶性糖;淀粉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46-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木薯产量、大中微量元素吸收及品质的影响,为木薯合理施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我国主栽木薯品种"SC205"为材料,K_2O施用量设0,60,120,180,240kg/hm2共5个水平,于收获期测定木薯薯块、茎秆、叶片的生物量及N、P、K、Ca、Mg、Mn、Cu、Zn含量,并测定薯块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结果】1)与不施钾相比,施钾可显著提高薯块、茎秆和叶片鲜产量,其中鲜薯增产9.87%~25.57%;随施钾量增加,鲜薯产量先增加后降低,K_2O施用量为60~120kg/hm2时,鲜薯产量较高。2)施钾可以明显提高薯块、茎秆和叶片的K含量,提高薯块的Mn、Zn、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但Mg含量有所降低,同时还可以提高薯块、茎秆和叶片的K/N、K/P、K/Ca、K/Mg、K/Mn、K/Cu、K/Zn值。3)施钾能显著提高薯块K、Mn、Zn、可溶性糖、淀粉的积累量,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量的增幅分别为7.65%~32.91%和12.65%~53.41%,K_2O施用量为60~120kg/hm2时,薯块各矿质元素、可溶性糖及淀粉积累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施钾可显著降低钾素在薯块中的分配比例。4)薯块的P、K、Mn及可溶性糖含量与施钾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结论】为获得较高的木薯产量、大中微量元素积累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建议最佳的K2O施用量为95~130kg/hm~2。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长阶段的木薯淀粉积累特性研究. 徐海强,魏云霞,黄洁,李天,魏艳,梁海波. 2017

[2]干旱胁迫下木薯茎杆可溶性糖、淀粉及相关酶的代谢规律. 赵超,王海燕,刘美珍,王文泉. 2017

[3]施钾改善木薯农艺性状及淀粉组分. 魏云霞,王娟,李天,刘丽娟,黄洁,郑永清. 2021

[4]咖啡开花过程中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动态. 林兴军,马福生,陈鹏,黄丽芳,董云萍. 2019

[5]香草兰花芽分化期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变化研究. 赵秋芳,陈娅萍,顾文亮,赵青云,王辉,王华,朱自慧,宋应辉. 2015

[6]不同品种香蕉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比较研究. 姚艳丽,谢江辉,朱祝英,杨玉梅,胡玉林,孙德权,张秀梅. 2012

[7]不同乙烯处理对4种香蕉果实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 郭素霞,孙佩光,程志号,孙长君,郭刚,谭再欢,吴琼. 2022

[8]澳洲坚果花芽分化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动态. 曾辉,杜丽清,邹明宏,陆超忠,罗炼芳,张汉周. 2013

[9]香蕉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主要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姚艳丽,谢江辉,朱祝英,杨玉梅,胡玉林,孙德权,张秀梅. 2011

[10]连续流动法同时测定食品中淀粉和可溶性糖. 何秀芬,罗金辉,陈歆,韩丙军. 2012

[11]橡胶树树皮和木质部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魏芳,郑乾坤,罗世巧,仇键,杨文凤,吴明,校现周. 2014

[12]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孙佩光,程志号,孙长君,郭素霞,郭刚,吴琼,李洪立,王宣入. 2022

[13]4种大戟科作物嫩茎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谭德冠,邹发贵,付莉莉,韩冰莹,孙雪飘,梁魁格,张家明. 2014

[14]施钾对木薯产量及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魏云霞,李天,黄洁,徐海强,苏必孟,闫庆祥,宋恩亮. 2018

[15]水分胁迫对干旱锻炼后木薯叶片内脱落酸、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周芳,刘恩世,孙海彦,赵平娟,黎娟华,彭明. 2013

[16]钙对低温胁迫下木薯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冀乙萌,惠杜娟,李瑞梅,郭建春. 2012

[17]木薯作为能量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冀凤杰,曹婷,刘胜敏,周汉林. 2021

[18]木薯种质资源淀粉特性分析与评价. 肖鑫辉,叶剑秋,王明,许瑞丽,张洁,万仲卿. 2021

[19]长期养分亏缺对木薯农艺性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魏云霞,韦卓文,黄洁,许瑞丽. 2024

[20]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与淀粉特性研究. 姚庆群,张振文.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