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卫松 1 ; 郭庆港 1 ; 李社增 1 ; 王亚娇 1 ; 鹿秀云 1 ; 王培培 1 ; 苏振贺 1 ; 张晓云 1 ; 马平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西兰花残体;大丽轮枝菌;棉花黄萎病;细菌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生育时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24 期

页码: 4505-45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土壤中添加西兰花残体(broccoli residues,BR)对棉花黄萎病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生态防控和化学农药的减量施用提供新途径和思路。【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别以西兰花残体还田和不含有西兰花残体(CK)的耕层土壤中播种的棉花为试验对象,监测不同处理的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动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技术分别测定不同时期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DNA拷贝数量和土壤细菌群落,进而分析西兰花残体还田对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变化和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探索西兰花残体还田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在门和属水平的结构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西兰花残体还田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发病高峰时间推迟,在发病高峰期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0.77%,建立了整个生育期内病情指数-时间病程发展曲线,平均防治效果为57.21%。与空白对照相比,西兰花残体还田处理在棉花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4个阶段土壤中大丽轮枝菌DNA拷贝数量分别降低了10.96%、11.11%、25.95%和11.25%。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不同生育时期西兰花残体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度指数Chao1均显著上升,ACE指数在播种前期、花铃期和吐絮期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相比,在不同生育时期内,西兰花残体还田后土壤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菌群的相对丰度呈现显著上升。同时研究表明,西兰花残体还田后优势菌群组成在不同生育时期存在差别,在播种前期和苗期,厚壁菌门(Firmicutes)菌群上升为优势菌群;在蕾期和花铃期,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菌群成为优势菌群。主成分分析表明,西兰花残体还田改变了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细菌群落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西兰花残体还田显著增加了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群的相对丰度。【结论】西兰花残体还田能够有效抑制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降低土壤中大丽轮枝菌DNA拷贝的数量,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加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是一种有效控制棉花黄萎病的绿色措施。

  • 相关文献

[1]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20

[2]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对大丽轮枝菌GFP标记菌株在棉花体内扩展的影响. 王亚娇,赵卫松,陈丹,纪莉景,李社增,孔令晓,马平. 2020

[3]菌糠对棉花黄萎病及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曲远航,刘天聪,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马平. 2023

[4]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抑菌物质提取研究(英文). 鹿秀云,李社增,马平,高胜国. 2005

[5]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抗菌蛋白初步分析. 孟立花,李社增,郭庆港,马平,刘大群. 2008

[6]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防细菌NCD-2的田间效果评价及其鉴定. 李社增,鹿秀云,马平,高胜国,刘杏忠,刘干. 2005

[7]Bi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英文). 李社增,鹿秀云,马平,高胜国,H. C. HUANG. 2005

[8]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抗菌物分析. 袁洪水,马平,李术娜,胡明,朱宝成. 2007

[9]外源添加L-脯氨酸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崔钠淇,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2024

[10]黄河流域棉花黄萎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王彦,郭庆港,鹿秀云,李宝庆,李社增,马平. 2009

[11]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 孙建平,刘雅辉,左永梅,韩民利,张虹伟,吕晶晶. 2020

[12]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13]西兰花植株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赵卫松,李社增,鹿秀云,郭庆港,王亚娇,王培培,张晓云,董丽红,苏振贺,马平. 2019

[14]土壤添加西兰花残体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碳代谢特征的关系.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鹿秀云,勾建军,马平. 2023

[15]不同冬小麦品种的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差异及对供水的反应. 赵洪亮,马瑞昆,贾秀领,侯立白,刘恩才. 2009

[16]相对病情指数表示棉花品种黄萎病抗病性的统计学解释. 李社增,马平,刘增志,陈新华,H.C.Huang. 1999

[17]利用微生物杀菌剂防治马铃薯黄萎病. 鹿秀云,赵卫松,白颖,马丽,张丽红,商俊燕,苏振贺,郭庆港,张晓云,王培培,闫磊,马平,李社增. 2020

[18]中国七省(自治区)马铃薯黄萎病病情及优势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周洪友,鹿秀云,年冠臻,郭庆港,赵卫松,东保柱,申建芳,王培培,张晓云,闫磊,马平. 2018

[19]大丽轮枝菌与陆地棉互作过程中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李社增,牛露欣,李博超,陈秀叶,刘畅,鹿秀云,郭庆港,马平,马峙英. 2020

[20]生防细菌NCD-2突变体构建及抑菌功能基因的防病作用. 孙会刚,蒋继志,李社增,鹿秀云,马平.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