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特征参数和株高估算马铃薯地上生物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杨 1 ; 冯海宽 1 ; 黄珏 2 ; 杨福芹 3 ; 吴智超 1 ; 孙乾 1 ; 杨贵军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农业遥感机理与定量遥感重点实验室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3.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马铃薯;地上生物量;高光谱特征参数;绿边参数;株高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21 年 41 卷 003 期

页码: 903-91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评价作物长势及其产量估测的重要指标,对指导农业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快速准确地获取生物量信息,对于监测马铃薯生长状况,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于马铃薯现蕾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获取成像高光谱影像、实测株高(heigh,H)、地上生物量和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GCP)的三维空间坐标.首先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灰度影像结合GCP生成试验田的DSM(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利用DSM提取马铃薯的株高(Hdsm);然后利用无人机高光谱影像计算一阶微分光谱、植被指数和绿边参数,进而分析高光谱特征参数(hyperspectral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HCPs)和绿边参数(green edge parameters,GEPs)与马铃薯AGB的相关性,每个生育期筛选出相关性较高的前7个高光谱特征参数和最优绿边参数(optimal green edge param-eters,OGEPs);最后基于HCPs,HCPs加入OGEPs,HCPs加入OGEPs和Hdsm的组合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估算不同生育期的AGB.结果表明:(1)提取的Hdsm与实测株高H高度拟合(R2=0.84,RMSE=6.85 cm,NRMSE=15.67%);(2)每个生育期得到的最优绿边参数不完全相同,现蕾期、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OGEPs为Rsum,块茎形成期和成熟期OGEPs分别为Drmin和SDr;(3)与仅使用HCPs估算AGB相比,使用HCPs加入OGEPs,HCPs加入OGEPs和Hdsm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可以提高AGB估算精度,且以后者为自变量提高精度的幅度更大;(4)每个生育期利用PLSR和RF估算AGB的建模和验证R2从现蕾期到块茎增长期呈上升趋势,随后开始降低,整体上R2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PLSR方法构建的估算AGB模型效果优于RF方法,其中块茎增长期表现效果最好.因此,高光谱特征参数中结合最优绿边参数和株高,并使用PLSR方法可以改善马铃薯AGB的估算效果.

  • 相关文献

[1]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马铃薯株高和地上生物量估算. 刘杨,冯海宽,黄珏,孙乾,杨福芹,杨贵军. 2021

[2]利用无人机数码影像估算马铃薯地上生物量. 刘杨,黄珏,孙乾,冯海宽,杨贵军,杨福芹. 2021

[3]黄香草木犀水浸提液对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超,张蕊,夏凡,阚海明,王庆海. 2022

[4]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分数阶微分的马铃薯地上生物量估算. 刘杨,冯海宽,孙乾,杨福芹,杨贵军. 2020

[5]不同分辨率无人机数码影像的马铃薯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 刘杨,冯海宽,孙乾,杨福芹,杨贵军. 2021

[6]基于小波分析的马铃薯地上生物量估算. 刘杨,孙乾,冯海宽,杨福芹. 2021

[7]无人机成像高光谱的马铃薯地上生物量估算. 刘杨,张涵,冯海宽,孙乾,黄珏,王娇娇,杨贵军. 2021

[8]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马铃薯生物量估算. 刘杨,冯海宽,黄珏,孙乾,杨福芹. 2020

[9]基于冠层光谱特征和株高的马铃薯植株氮含量估算. 樊意广,冯海宽,刘杨,边明博,孟炀,杨贵军. 2022

[10]基于高光谱遥感与SAFY模型的冬小麦地上生物量估算. 刘明星,李长春,李振海,冯海宽,杨贵军,陶惠林. 2020

[11]温带草甸草原不同植物功能类群对模拟干旱的抵抗力与恢复力. 陈姿廷,鲁绍伟,李少宁,赵娜,徐晓天. 2023

[12]不同水溶肥料对温室长茄株高和产量的影响. 赵雪梅,季延海,张震. 2019

[13]油菜简缩极化参数响应及其长势参数反演. 张亚红,张王菲,姬永杰,舒清态,杨浩. 2018

[14]不同基质对两种苔草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乔家凤,武菊英,杨学军. 2017

[15]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戴明宏,赵久然,杨国航,王荣焕. 2010

[16]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估算. 陶惠林,徐良骥,冯海宽,杨贵军,代阳,牛亚超. 2020

[17]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株高和生物量估算. 陶惠林,徐良骥,冯海宽,杨贵军,杨小冬,苗梦珂,代阳. 2019

[18]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玉米育种材料株高和LAI监测. 牛庆林,冯海宽,杨贵军,李长春,杨浩,徐波,赵衍鑫. 2018

[19]小麦-玉米轮作下苄嘧磺隆在土壤和作物籽粒中的残留检测. 程燕,杨柳,赵波,任佳辉,潘立刚,杨宝东,张志勇. 2016

[20]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施对大菊观赏性状的影响. 敖地秀,陈东亮,刘华,罗昌,程曦,黄丛林.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