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的基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建设 1 ; 王建康 2 ; 朱立宏 3 ; 盖钧镒 3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3.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主基因-多基因抗性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11-1914/R

年卷期: 2000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34-38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5个抗感交组合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抗性的基 因效应,结果表明5个组合中的3个在主基因抗性遗传符合孟德尔分离比的前提下存在多基 因抗性,而且这3个组合彼此间抗病基因的加性效应、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方差及其遗传率存 在变异。说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虽以主基因作用为主,但考虑到抗性的持久性,建议在水稻白 叶枯病育种中构建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体系,以有效抑制白叶枯病菌群体中小种的波动。

  • 相关文献

[1]杂交稻抗白叶枯病的遗传机制. 王建设,朱立宏,张红生,盖钧镒. 2000

[2]CAU9901乳剂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韩德元,司宗兴. 2002

[3]矿物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后效作用研究. Li Ji-jin,李吉进,李钰飞,Li Yu-fei. 2014

[4]利用水稻成熟期冠层高光谱数据进行估产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 2004

[5]CAU9901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司宗兴,王纪华,韩德元. 2002

[6]水稻成熟过程中高光谱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何秋霞. 2003

[7]基于多时相HJ影像的水稻洪涝灾情和产量监测. 徐鹏,顾晓鹤,邱贺,孟鲁闽. 2014

[8]洪涝胁迫的水稻叶面积指数变化及其光谱响应研究. 徐鹏,顾晓鹤,孟鲁闽,邱贺,王慧芳. 2013

[9]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水稻种子浸泡过程中的水分变化. 宋平,杨涛,王成,潘大宇,任鹏. 2015

[10]干旱胁迫下旱稻和水稻对K~+和Ca~(2+)的动态吸收研究. 侯佩臣,王晓冬,王美娟,潘大宇,罗斌. 2013

[11]水稻对旱作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性研究. 陶汉之,黄文江,张玉屏,胡焱,黄义德,方一平,蔡永萍. 2002

[12]基于神经网络的水稻产量预测模型. 黄文江,王纪华,赵春江,袁红春. 2000

[13]一个新的水稻D17/HTD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李丛丛,马小定,马建. 2019

[14]基于县域单元的我国水稻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王小慧,姜雨林,刘洋,卢捷,尹小刚,史磊刚,黄晶,褚庆全,陈阜. 2018

[15]几种新型肥料对水稻增产增效的试验研究. 韩哲,陈宝成,曹兵,齐建俊,陈剑秋. 2020

[16]水稻旱作对籽粒灌浆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汪军,黄义德,黄文江,丁友苗,常红. 2008

[17]基于相似性分析的中低分辨率复合水稻种植面积测量法. 顾晓鹤,韩立建,张锦水,潘耀忠,李乐. 2008

[18]基于HJ-CCD与TM影像的水稻LAI估测一致性分析. 张竞成,顾晓鹤,王纪华,黄文江,何馨,王慧芳. 2010

[19]水稻旱作对其生长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 黄文江,黄义德,王纪华,李金才. 2003

[20]水稻叶片上下表面反射率差异及其与氮素状况的关系(英文). 周启发,王纪华.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