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枯草芽孢杆菌种子包衣对棉花黄萎病抑制作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娄善伟 1 ; 张鹏忠 1 ; 王大光 2 ; 鹿秀云 3 ; 边洋 1 ; 那马加普 2 ; 马腾飞 1 ; 努尔塞吾来 4 ; 张晓东 2 ;

作者机构: 1.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新疆精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新疆博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棉花;黄萎病;包衣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16 年 43 卷 06 期

页码: 28-30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包衣处理防治黄萎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出苗时间缩短1~2d,出苗率有所提高,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包衣处理表现最好,株高增长快,利于真叶数、果枝数增加。在黄萎病防治上,40%卫福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的效果最好,达到了39.2%。产量表现上,枯草芽孢杆菌包衣处理产量最高,为6791kg·hm~(-2),比对照增产36.92%,增产效果明显。

  • 相关文献

[1]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应用研究. 娄善伟,王大光,张鹏忠,鹿秀云,边洋,张晓东,马腾飞,张怀军. 2015

[2]高巧种衣剂包衣对棉种发芽及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赵俊丽,张寒霜,王永强,李伟明. 2010

[3]黄萎病发生级别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刘志欣,李海山,王献革. 2013

[4]西兰花植株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赵卫松,李社增,鹿秀云,郭庆港,王亚娇,王培培,张晓云,董丽红,苏振贺,马平. 2019

[5]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马平. 2003

[6]黄萎病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海娜,王广恩,金卫平,杜华婷,陈文雪,崔淑芳,李俊兰. 2011

[7]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李社增,马平,刘杏忠,H.C.Huang,陈新华. 2001

[8]种植密度对适宜机采棉花品系农艺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海涛,刘存敬,唐丽媛,张素君,蔡肖,李兴河,马文娜,韩俊伟,张香云,张建宏. 2023

[9]相对病情指数划分棉花品种抗病性的统计学基础. 李社增,马平,HUANG H C,陈新华. 2003

[10]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 赵丽芬,李增书,张寒霜,王凯辉. 2007

[11]氨基酸铜对棉花黄萎病株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李晓宇,胡明,朱宝成,马平. 2004

[12]一滴灵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李桃,王淑平,柴彦,孟令新,燕国胜,李社增,贺晓杰,鹿秀云. 2015

[13]河北省区试棉花品种的枯黄萎病抗性评价. 崔瑞敏,刘素恩,刘存敬,耿军义,王兆晓,张香云. 2004

[14]一种新的棉花黄萎病快速接种技术及其在病原菌致病力和寄主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 马平,H.C.HUANG,李社增,唐文华. 2004

[15]陆地棉品种和骨干品系黄萎病抗性鉴定. 郭宝生,王凯辉,刘素恩,耿军义,赵存鹏. 2014

[16]生防菌NCD-2菌株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棉花根际定植检测中的应用. 苏星,苏振贺,宣立锋,李社增,王培培,郭庆港,马平. 2022

[17]吡虫啉包衣对黄瓜瓜蚜的防治效果及包衣后药剂在植株体内的分布. 王吉强,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潘文亮. 2008

[18]大丽轮枝菌与陆地棉互作过程中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李社增,牛露欣,李博超,陈秀叶,刘畅,鹿秀云,郭庆港,马平,马峙英. 2020

[19]黄萎病菌胁迫下陆地棉冀2658根部蛋白质组研究. 李丹,赵存鹏,刘素恩,王凯辉,王兆晓,刘旭,郭宝生,耿军义. 2020

[20]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不同株系的黄萎病抗性分析. 耿立格,鹿秀云,郄彦敏,王新栋,孙娟,牛雪婧,王丽娜.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