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追肥时期对夏大豆植株养分和株型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双进 1 ; 张孟臣 1 ; 杨春燕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施肥;株型;植物营养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1999 年 32 卷 S1 期

页码: 112-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追肥时期试验研究表明:苗期追肥,初花期植株的全氮、全磷含量明显增加,明显促进中部节间和所有各节位叶柄、叶片的生长;初花期和开花后10d 追肥,鼓粒期全氮、全磷含量明显增加,促进上部节间和中上部节位各叶柄、叶片的生长;开花后20d 追肥对植株的促进作用降低;开花后30d 追肥无促进作用;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追肥时期的后延而增加,开花后20d 达到最高(45.47% );不同时期追肥以初花期增产幅度最大,比CK 增产24.2% ,达极显著水平,其次为开花后10d,增产15.6% 。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养分吸收特点和株型变化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夏大豆最佳追肥时期为初花期至开花后10d。

  • 相关文献

[1]梨树微量元素营养研究进展. 王晋,王玉姣,王永博,王亚茹,李晓,李勇,王迎涛. 2021

[2]陆地棉株型及生育期相关性状QTL定位. 贾晓昀,王士杰,赵红霞,朱继杰,李妙,王国印. 2021

[3]不同光源条件下与花生株高变化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杨永庆,马晓蕾,李玉荣,王瑾. 2024

[4]行距和密度对冀南棉区机采棉株型塑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燕,张谦,董明,李冰,王树林,冯国艺,梁青龙,祁虹. 2023

[5]菘蓝氮磷钾配比试验研究. 温春秀,谢晓亮,周巧梅,田伟. 2005

[6]机械免耕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及生产效益的影响. 王秀,赵四申,高清海,马大敏. 2000

[7]四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研究. 樊翠芹,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苏立军. 2004

[8]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赵双进,张孟臣,蒋春志,杨春燕,刘兵强,崔珏. 2005

[9]施肥对3种德国鸢尾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杨俊梅,张翼飞. 2009

[10]冬小麦氮肥的植株诊断和推荐施用指标研究. 赵同科,曹云者,张国印,李广敏. 1999

[11]丹参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翟彩霞,温春秀,张彦才,王丽英,李巧云,陈丽莉. 2009

[12]京郊设施果类蔬菜土肥水管理现状及技术需求. 王丽英,赵小翠,曲明山,袁会敏,陈清,赵永志,王克武. 2012

[13]配方肥对基质栽培芹菜生长 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郭敬华,杨玉波,董灵迪,焦永刚,石琳琪. 2018

[14]海河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游永亮,李源,赵海明,武瑞鑫,刘贵波. 2020

[15]2BMS-14小麦智能施肥播种机研制与效果试验. 张俊杰,彭发智,焦海涛,李霄鹤,张西群,陈敬者. 2020

[16]石灰性土壤中磷肥后效及磷素转化规律的研究. 周晓芬,罗亦云,刘宗衡. 1991

[17]红富士苹果幼树根系分布及年生长特性研究. 马玉芳,王洪起,宋红梅,刘海忠. 1993

[18]微灌条件下追肥施用方法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吕丽华,李谦,姚海坡,崔永增,梁双波,贾秀领. 2014

[19]小麦、夏玉米两茬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施肥技术研究. 刘海忠,王保强,武玉华,徐有,张庆江. 2004

[20]晚播小麦优质高产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李若楠,张彦才,王丽英,陈丽莉,李科江,郑春莲.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