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7种药剂对甘薯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亚亚 1 ; 刘兰服 1 ; 韩美坤 1 ; 冀红柳 2 ; 聂庭彬 3 ; 高志远 1 ; 焦伟静 1 ; 胡建敏 1 ; 马志民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2.邢台市园林局

3.秦皇岛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关键词: 甘薯;蛴螬;防治效果;农药残留

期刊名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2095-4298

年卷期: 2019 年 37 卷 02 期

页码: 31-34

摘要: 蛴螬是主要地下害虫之一,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商品性.为科学有效控制其为害,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指导大田防控工作,本研究在甘薯蛴螬发生严重的地块,以济薯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7种杀虫剂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效果,并对甘薯产量、商品率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7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质量分数10%(下同)的二嗪磷颗粒剂防治效果为64.3%,高于20%吡·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55.4%)和5%毒死蜱颗粒剂(48.7%),3者差异均不显著(P>0.05).收获后对甘薯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7种药剂均未检出.综合考虑虫咬率、虫咬指数、防治效果、产量和商品率5个指标,10%二嗪磷颗粒剂和5%毒死蜱颗粒剂的防治效果好,不影响产量,可用于防治甘薯田蛴螬为害.

  • 相关文献

[1]吡虫啉和噻虫胺在甘薯中的分布动态及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效果. 王容燕,高波,盖宏宇,李秀花,陈书龙,马娟. 2024

[2]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 王容燕,陈书龙,李秀花,马娟. 2012

[3]吡虫啉和噻虫嗪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及其在苜蓿中的残留. 安静杰,郭江龙,高占林,袁文龙,党志红,耿欣月,闫秀,李耀发. 2023

[4]钾肥对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马志民,胡亚亚,高志远,焦伟静,张丽,杨烁,刘南迁,张松树,刘兰服. 2018

[5]不同杀虫剂及施用技术对甘薯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王容燕,刘兰服,胡亚亚,高波,马娟,李秀花,陈书龙. 2020

[6]常用杀线虫药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焦永吉,丁华锋,许相奎,仝允正,刘建平,周扬,蒋士君,马娟,崔江宽. 2024

[7]杀蛴螬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cry8基因的PCR-RFLP分析. 王容燕,张杰,冯书亮,王金耀,黄大昉,宋福平. 2005

[8]蛴螬乳状菌形态变化的研究. 张书方,万玉玲,崔景岳,王宝升. 1988

[9]河北省主要作物田地下害虫种类及其分布. 李耀发,党志红,安静杰,潘文亮,高占林. 2018

[10]金银花田东方绢金龟成虫和幼虫药剂敏感性差异及生物农药筛选. 安静杰,宋健,郭江龙,党志红,高占林,李耀发. 2023

[11]地下害虫蛴螬的生物防治研究. 杜立新,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宋健,冯书亮. 2011

[12]对蛴螬高毒力的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对氨基酸需求的研究初报. 冯书亮,王容燕,曹伟平,王金耀,范秀华. 2003

[13]甘薯野生种质资源在甘薯杂交育种中的利用. 张松树,刘兰服. 2005

[14]甘薯中β-胡萝卜素提取工艺优化. 田晴,牟德华,马志民. 2019

[15]甘薯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 高波,王容燕,马娟,李秀花. 2016

[16]甘薯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初报. Gao Bo,高波,Ma Juan,马娟. 2018

[17]氰戊菊酯和敌敌畏在豇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张维忠,王素清,张春民,田东秋. 1993

[18]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梨中34种农药残留量. 钱训,杨茜茹,郑振山,陈勇达. 2018

[19]梨果套袋及常用清洗方式对农药残留去除效果研究. 陈勇达,张少军. 2019

[20]金银花药用成分及其土壤污染物含量分析. 王琳,李洪涛,李运朝,郑振山,陈勇达,及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