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瓜虫在澳洲龙纹斑鳃器官上的分布及其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任丽花 1 ; 罗土炎 2 ; 刘洋 2 ; 罗钦 2 ; 饶秋华 2 ; 翁伯琦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小瓜虫;澳洲龙纹斑;鳃;鳃盖;扫描电镜

期刊名称: 生物安全学报

ISSN: 2095-1787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11-117

摘要: 【目的】小瓜虫病是澳洲龙纹斑苗种阶段危害巨大的寄生虫病。探究小瓜虫在澳洲龙纹斑鳃器官上的分布及其影响可以丰富小瓜虫的致病性及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内容,也可以为渔业生产中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光镜及扫描电镜技术确定病原,并观察小瓜虫在澳洲龙纹斑鳃丝、鳃小片及鳃盖上的分布情况及这些器官的变化情况。【结果】小瓜虫侵染澳洲龙纹斑的鳃器官后,分布在鳃丝、鳃小片及鳃盖的表面,上皮细胞之下及鳃小片之间,或是包裹在黏液细胞里,但侵染后期在鳃丝及鳃小片上的数量明显少于鳃盖。侵染后期,鳃丝、鳃小片及鳃盖出现一定程度的膨胀变形,黏液细胞分泌增多,鳃小片末端膨大变形甚至黏连融合,顶端充血呈球状或棒状。【结论】对于鳃部而言,侵染后期小瓜虫主要分布在澳洲龙纹斑的鳃盖上。小瓜虫主要通过侵染引发澳洲龙纹斑鳃部器官的变形膨大,使其丧失正常的功能,造成血液循环受阻、渗透压调节失衡,最终导致鱼体缺氧死亡。

  • 相关文献

[1]小瓜虫侵染澳洲龙纹斑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任丽花,罗钦,刘洋,饶秋华,黄敏敏,翁伯琦,罗土炎. 2018

[2]不同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 罗土炎,罗钦,饶秋华,涂杰峰,林虬,刘洋,于凯,翁伯琦. 2016

[3]小瓜虫对澳洲龙纹斑不同生长阶段苗种的感染与致病性研究. 罗钦,饶秋华,李巍,涂杰峰,罗土炎,翁伯琦. 2017

[4]重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ISCOMs制备. 柯翎,陈如敬,刘晓东,杨金先,龚晖. 2011

[5]小瓜虫抑动抗原研究综述. 柯翎,刘晓东,陈如敬,杨金先. 2007

[6]简并PCR扩增小瓜虫抑动抗原基因的ORF. 杨金先,陈强,刘晓东,林天龙,Theodore G.Clark. 2004

[7]重组小瓜虫抑动抗原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其免疫学特性分析. 柯翎,陈如敬,杨金先,陈强,刘晓东,龚晖. 2008

[8]澳洲龙纹斑雌、雄亲鱼营养组成比较分析. 罗钦,李冬梅,钟茂生,朱品玲,黄敏敏,饶秋华,刘洋,潘葳,罗土炎. 2020

[9]3种特种水产品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比较及主成分综合评价. 罗钦,柯文辉,李冬梅,黄敏敏,任丽花,翁伯琦,潘葳,罗土炎. 2019

[10]澳洲龙纹斑病害研究现状:基于文献学分析. 罗钦,饶秋华,刘洋,罗土炎. 2021

[11]澳洲龙纹斑肌肉氨基酸的分析研究. 罗钦,罗土炎,颜孙安,饶秋华,郭嘉,陈玉坤,于凯,翁伯琦. 2015

[12]澳洲龙纹斑养殖过程中主要疾病诊断及其防治. 罗土炎,罗钦,涂杰峰,刘洋,翁伯琦. 2015

[13]重金属离子与消毒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的急性毒性. 罗土炎,罗钦,饶秋华,李巍,涂杰峰,陈荣枝,翁伯琦. 2017

[14]澳洲龙纹斑鱼种生长特性研究. 罗钦,罗土炎,林旋,陈荣枝,王寿昆,翁伯琦. 2016

[15]澳洲龙纹斑生物学特征及其繁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翁伯琦,罗土炎,刘洋,罗钦,陈华,刘韬,饶秋华. 2016

[16]澳洲龙纹斑源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TPF-2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罗土炎,饶秋华,刘洋,张志灯,罗钦,陈美珍,任丽花,黄敏敏,翁伯琦. 2018

[17]原木灵芝药材显微形态及其扫描电镜鉴定. 陈体强,吴锦忠. 2004

[18]荔枝蒂蛀虫雄蛾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张辉,江世宏,陈晓琴. 2013

[19]南洋臀纹粉蚧雌成虫主要器官及其蜡泌物的扫描电镜观察. 黄鹏,姚锦爱,余德亿,侯翔宇. 2021

[20]扫描电镜(SEM)观察蜜蜂螫伤研究蜂毒过敏死亡. 黄瑞亭,叶炯华,黄进华,姚莘.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