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欧巧明 1 ; 陈玉梁 2 ; 马丽荣 2 ; 张绪成 2 ; 罗俊杰 2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中心;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作物;农田杂草;化感作用;生态位;生态位构建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0 年 19 卷 02 期
页码: 235-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物-杂草化感作用是作物与杂草之间生态位竞争的重要机理之一。利用作物-杂草化感作用和生态位理论解决实际农业生产中的生态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作物-杂草化感作用与其生态位的内在联系进行初步探讨,从生态位理论入手,对农作物及其杂草化感作用等个体或微观生态学研究在宏观生态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据此进行推导在野外生态环境中强化对杂草具有强化感抑制作用的作物品种的人工选择和合理布局,可以实现杂草的整体防控和宏观生态评价,为下一步"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作物-杂草化感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小麦化感作用的种群生态位调节及其生态效应探讨. 欧巧明,倪建福,陈玉梁,王炜,马丽荣,罗俊杰. 2011
[2]生态位理论及其在农田杂草研究中的应用. 马丽荣. 2006
[3]补播禾草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生态位特征的影响. 高玉红,牛俊义,陈子萱,郑华平. 2009
[4]玉米播期对大豆/玉米间作产量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李伟绮. 2018
[5]三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生产力和种间竞争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陈亮之. 2020
[6]小麦及变异后代对部分农田杂草的化感效应及其防控潜力. 李兰兰,欧巧明,陈军,厚毅清,王炜,罗俊杰,陈秀兰. 2022
[7]间作苜蓿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生态位及时间格局. 陈明,周昭旭,罗进仓. 2008
[8]萜类化合物的化感功能及其开发应用前景. 谢志军,厚毅清,王炜,欧巧明. 2010
[9]地肤地上部水浸提液对胡麻的化感机理研究. 赵利,党占海,梁建斌,牛俊义. 2012
[10]半夏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宏霞,蔡子平,王国祥,彭云霞. 2013
[11]河西灌区3种主要农田杂草间的化感拮抗作用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叶春雷,崔文娟,罗俊杰,欧巧明. 2013
[12]地肤根系分泌物对胡麻的化感作用. 赵利,牛俊义,胡冠芳,党占海. 2012
[13]番茄幼苗对不同茬口栽培基质水浸液化感作用的响应. 马彦霞,王晓巍,张玉鑫,郁继华. 2017
[14]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现状与展望. 王红梅,陈玉梁,石有太,李静雯,王立光. 2020
[15]国内外转基因与基因编辑作物监管现状. 李红杰,贾亚男,张彦军,王兴荣,陈丽梅. 2023
[16]高水分利用效率作物品种选育的主要生理途径分析. 张绪成,杨芳萍,杨发荣. 2013
[17]大豆籽粒的化学-力学特性灰色关联度及本构模拟. 张涛,张锋伟,孙伟,孙步功,王婷,吴建民. 2017
[18]作物空间诱变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张文涛,杜久元,白斌. 2014
[19]盐碱胁迫下褪黑素对作物生理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赵长延,柳延涛,贾秀苹,刘胜利,雷中华,王鹏,朱志锋,董红业,吕增帅,段维,万素梅.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以来土壤保持功能与植被关系探究
作者:常秀红;欧巧明;王方;谢志军
关键词:土壤保持;植被变化;黄土高原
-
甘肃紫苏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作者:崔文娟;罗俊杰;陈军;欧巧明
关键词:紫苏;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
-
优质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
作者:欧巧明;李琦;陈军
关键词:总状花序顶生;单株产量;主穗;油酸含量;生物技术研究所;木酚素;紫苏;中早熟
-
96份谷子种质资源淀粉多样性及优异资源鉴选利用
作者:王红梅;杨天育;董孔军;何继红;张磊;陈玉梁;刘新星;李忠旺;任瑞玉
关键词:谷子;种质资源;双波长比色法;淀粉含量;直/支比
-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立式深旋松耕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于显枫;张绪成;黄伟;雷康宁;缪平贵;方彦杰;马一凡;王红丽;侯慧芝;ZHANG Guoping
关键词:马铃薯;有机肥替代;阶段耗水量;化肥偏生产力;水肥利用效率;产量
-
白膜覆盖下增效氮肥对春玉米土壤质量、微生物代谢和生态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杨睿哲;杨泽;徐灵颖;张璟玥;王菊;张绪成;王红丽;李廷亮;王朝辉;李紫燕
关键词:覆膜;增效氮肥(EENFs);土壤质量(SQI);微生物代谢特征;土壤生态功能多样性(EMF)
-
乡村振兴新阶段甘肃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制度构建
作者:乔德华;马丽荣;陈文杰;白贺兰;莫琪江;展宗冰;王统勋;赵荆玉;贺春贵;刘锦晖;张邦林;王建连;班明辉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阶段;相对贫困;乡村振兴;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