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任瑞玉 1 ; 何继红 1 ; 董孔军 1 ; 张磊 1 ; 杨天育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肃;小杂粮;竞争力;对策建议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04 期
页码: 141-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小杂粮是甘肃省资源和区位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4.67万hm2左右,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2.5%,总产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6.8%。从21本世纪初开始,由于政策导向和利益所驱,致使甘肃小杂粮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不足,供种体系不健全,加工技术缺乏,产业化程度不高,使得小杂粮产区小杂粮的种植面积急剧下滑,导致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机遇和威胁并存。随着人们对小杂粮需求的增加,小杂粮的各个主产区积极发展小杂粮产业,势必使小杂粮产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该文结合实际调查,对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并提出通过因地制宜培育优异小杂粮产业化集聚区,构建以专用、特色为主体的优异小杂粮产品生产结构,建立健全小杂粮产品科技支撑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品牌战略,来进一步促进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 相关文献
[1]甘肃小杂粮生产演变特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刘祎鸿,赵贵宾,董孔军,何继红. 2016
[2]关于甘肃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的思考. 赵有彪. 2007
[3]甘肃小杂粮肥料施用现状调查. 赵建华,孙建好,陈伟. 2011
[4]靖远县小杂粮产业发展概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王进明,董孔军,张博宇. 2023
[5]甘肃省小杂粮生产优势与发展对策. 任瑞玉,杨天育,何继红,董孔军. 2009
[6]甘肃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吴国忠. 2003
[7]甘肃省小杂粮资源的开发利用. 杨天育,何继红,董孔军. 2008
[8]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开乾. 2006
[9]关于构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陈炳东,樊廷录. 2006
[10]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 朱昭萍,王生林,董博. 2016
[11]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吴正强,岳云,赵小文,陈炳东,葛玉冰. 2008
[12]甘肃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及提质增效对策. 乔德华,魏胜文,王恒炜,梁志宏,白贺兰. 2016
[13]甘肃省向日葵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贾秀苹,陈炳东,卯旭辉,葛玉彬. 2011
[14]正确认识粮食生产形势 确保全省粮食安全. 冯应新,陈炳东. 2001
[15]甘肃中部旱区马铃薯垄膜滴灌全程机械化栽培模式. 柳永强,陆立银,胡新元,罗爱花,谢奎忠. 2019
[16]甘肃省迎接21世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对策思考. 冯应新,钱加绪. 1998
[17]甘肃花椒地方品种整理结果简述. 班明辉,孔芬,刘小勇,周晶,王玮,韩富军. 2017
[18]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杨封科,何宝林,高世铭. 2015
[19]甘肃省农田地膜污染及防控措施调查. 马彦,杨虎德. 2015
[20]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李望鸿,李玉芳,张环,董煚,杨文雄,张国宏.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糜子GRF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及在茎分生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作者:韦恒;刘天鹏;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李亚伟;郝子义;杨天育
关键词:糜子;GRF基因;转录组;株高
-
不同基因型糜子品种氮磷养分吸收差异研究
作者:张磊;董孔军;何继红;任瑞玉;刘天鹏;杨天育
关键词:黄土高原;糜子;产量;养分吸收
-
糜子种质资源淀粉含量与Waxy基因等位变异分析
作者:王红梅;董孔军;何继红;白斌;刘天鹏;任瑞玉;刘新星
关键词:糜子;直链淀粉含量;WAXY基因;基因分型;等位变异
-
施氮水平对谷子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郝子义;李亚伟;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韦恒;刘天鹏;杨天育
关键词:施氮水平;干物质积累分配;氮素利用效率;谷子产量
-
96份谷子种质资源淀粉多样性及优异资源鉴选利用
作者:王红梅;杨天育;董孔军;何继红;张磊;陈玉梁;刘新星;李忠旺;任瑞玉
关键词:谷子;种质资源;双波长比色法;淀粉含量;直/支比
-
不同优化栽培模式对油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亚瀑;何继红
关键词:油菜;栽培;增产;提质
-
甘肃省乡村经济发展中绿色农业发展对策
作者:张磊
关键词:甘肃省;乡村经济;绿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