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双胞蘑菇菌渣施用对龙眼园土壤呼吸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峰 1 ; 王义祥 2 ; 翁伯琦 2 ; 黄勤楼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菌渣;土壤呼吸;活性有机碳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1 年 26 卷 02 期

页码: 291-297

摘要: 在10℃、20℃、30℃温度条件下,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龙眼园土壤呼吸、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 d的培养期内各施肥处理土壤呼吸速率都表现为培养前期保持较高水平,之后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土壤CO2累积排放量为1 439~4 443 mg.kg-1,单施菌渣有机肥土壤CO2累积排放量最大;增温明显促进了土壤呼吸,土壤温度系数Q10值在1.49~2.08,CK处理的Q10值最小,单施有机肥处理Q10值最大;3种温度处理下,施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DOC和土壤MBC含量,单施菌渣有机肥提高幅度最大,其他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 相关文献

[1]不同菌渣施用量对柑橘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王义祥,王峰,叶菁,黄勤楼,翁伯琦,黄毅斌. 2015

[2]生物黑炭输入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成己,王义祥,林宇航,叶菁,黄毅斌,翁伯琦. 2012

[3]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4]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柯斌榕,廖剑华,卢政辉,兰清秀,应正河. 2021

[5]施用茶栽食用菌菌渣对茶叶产量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余海燕,余孔朝. 2020

[6]菌渣施用对柑橘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王峰,叶菁,黄勤楼,翁伯琦,黄毅斌. 2016

[7]杏鲍菇菌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程翊,曾辉,卢政辉,戴建清,王泽生. 2011

[8]广叶绣球菌菌渣栽培金针菇的基质试验研究. 江晓凌,马璐,应正河,杨驰,林衍铨. 2018

[9]抗生素菌渣饲料化工艺技术. 肖艳春,黄婧,林香信,陈彪. 2016

[10]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技术集成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对策. 翁伯琦,廖建华,罗涛,黄勤楼,雷锦桂,江枝和,陈君琛,王煌平. 2009

[11]杏鲍菇菌渣循环栽培双孢蘑菇的配方优化. 卢政辉,廖剑华,蔡志英,曾辉,柯斌榕,兰清秀. 2016

[12]杏鲍菇和金针菇菌渣堆肥的发酵特性及双孢蘑菇栽培试验. 柯斌榕,蔡志英,卢政辉,廖剑华,兰清秀. 2018

[13]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现状分析及研究进展. 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罗涛,黄勤楼,廖剑华,王煌平,黄秀声. 2008

[14]菌渣垫料堆肥过程碳素物质转化规律. 王义祥,高凌飞,叶菁,李艳春,翁伯琦. 2016

[15]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鸡粪堆肥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张慧,林戎斌,林陈强,贾宪波,苏光秋,陈济琛. 2024

[16]以菌渣为生物质燃料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及防治措施. 李艳波,史怀. 2016

[17]菌渣对水稻生长性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冯德庆,黄勤楼,黄秀声,刘志平,钟珍梅,陈钟佃,王义祥. 2012

[18]稻田施用菌渣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评价. 栗方亮,王煌平,张青,王秋营,罗涛. 2015

[19]杏鲍菇菌渣栽培姬松茸配方试验. 付志英,应正河,张平,陈晓波,黄晓梅,赖腾强. 2013

[20]菌渣、玉米芯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流程. 卢政辉,柯斌榕,王海霞,兰清秀,吴寿华,卫秀英,廖剑华.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