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热带农业废弃物源生物炭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华东 1 ; 张晓瑛 2 ; 武春媛 1 ; 赵淑巧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生物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07 期

页码: 1516-15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生物炭安全利用数据不足,以热带农业废弃物[香蕉茎(banana stem,BS)、菠萝叶(pineapple leaves,PL)、荔枝杆(litchi stem,LS)、水稻秆(rice stalk,RS)、椰子壳(coconut shell,COS)、蘑菇渣(mushroom residue,MR)和木薯茎(cassava stem,CAS)]为原料于不同温度(300、500、700℃)下制备生物炭,利用超声辅助提取-QuEChERS-GC-MS测定其中的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分布特征,结合原料/生物炭理化因子与制备温度解析PAHs残留影响因素,基于苯丙a芘毒性当量浓度(toxic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 of benzo[a]pyrene,TEQ-BaP)和风险熵值法评价生物炭中P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6 PAHs处于1217.6~9547.1μg/g,检出率与浓度最高均为萘(naphthalene,NAP)与菲(PHE),2~4环PAHs是生物炭中主要的PAHs类型;生物炭中∑16PAHs呈现BS>PL>LS>RS>COS>MR>CAS,不同生物炭中PAHs种类与含量不同,与来源及制备温度相关.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生物炭中PAHs含量与生物炭的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EC)、碳氧比(carbon oxygen ratio,C/O)呈正相关,而与碳氢比(hydrocarbon ration,C/H)呈负相关(P<0.05),且与温度密切相关.从毒性当量浓度和风险商(risk quotient,RQ)看,生物炭中PAHs的毒性来源于低环PAHs,且致癌毒性效应较小;生物炭中NAP浓度存在生态风险,其他单体PAH的RQ<0.1,无生态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总PAHs的RQ>1,需加以关注.该结果可为今后热带土壤中生物炭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原料和温度对热带农林秸秆生物炭多环芳烃的影响. 邹刚华,戴敏洁,赵凤亮,单颖. 2021

[2]建设热带作物产业带需要把握的一个关键问题——热带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问题. 卓少明. 2006

[3]热带砖红壤Cd-PAHs复合污染对小白菜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的影响. 曹启民,王华,王永鹏,卓旺爵,张永北,刘志崴. 2016

[4]热带砖红壤生长的小白菜吸收和累积PAHs的特征. 曹启民,王华,张永北,刘志崴,张广宇,赵春梅. 2014

[5]河口海岸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环境行为研究. 刘贝贝,陈歆,彭黎旭. 2013

[6]汕头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环境因子对PAHs分布的影响. 曹启民,王华,伍卡兰,唐群峰,陈桂珠. 2009

[7]GC-MS结合微量QuEChERS法快速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 谭华东,张汇杰,武春媛. 2020

[8]蚯蚓处理甘蔗渣和牛粪混合废弃物的初步研究. 邓惠,陈淼,刁晓平,俞花美,葛成军,陈键. 2013

[9]热带地区农业有机废物利用途径及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侯宪文,李勤奋,邓晓,李光义. 2010

[10]生物质炭对橡胶园土壤酸度及交换性能的影响. 吴敏,韦家少,孙海东,何鹏,吴炳孙,高乐. 2017

[11]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热带农业废弃物的应用前景. 李志刚,谭乐和,赖剑雄,龙宇宙,王干. 2011

[12]3种农业废弃物及其不同组合饲养蚯蚓试验①. 卓少明. 2003

[13]热带农业废弃物的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 李梦楚,王定发,周汉林. 2013

[14]热带农业废弃物对橡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 吴敏,韦家少,孙海东,何鹏,吴炳孙,高乐. 2017

[15]植物物料及其生物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 吴敏,韦家少,孙海东,何鹏,吴炳孙,高乐. 2016

[16]草豆蔻果挥发油代谢组及抑菌活性时空特异性分析. 田琴,胡璇,王丹,黄英,江芊,陈振夏,王清隆,陈晓鹭,于福来. 2025

[17]蚯蚓粪、生物炭和海泡石对酸性土壤改良和镉铅风险控制的对比研究. 潘攀,刘贝贝,吴琳. 2020

[18]污泥与稻秆共热解对生物炭中碳氮固定的协同作用. 王定美,王跃强,余震,刘静,周顺桂. 2015

[19]海南典型农林废弃物生物炭特性分析. 邹刚华,戴敏洁,赵凤亮,单颖. 2020

[20]共热解法制备方解石/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吸附Pb(II)性能和机制. 王申宛,钟爽,郑丽丽,艾斌凌,校导,郑晓燕,杨旸,盛占武.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