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第2染色体上抗旱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聂元元 1 ; 邹桂花 2 ; 李瑶 3 ; 刘国兰 4 ; 蔡耀辉 1 ; 毛凌华 1 ; 颜龙安 1 ; 刘鸿艳 4 ; 罗利军 4 ;

作者机构: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昌)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4.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关键词: 水稻;近等基因系;抗旱;水分生理性状;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6 期

页码: 988-9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因水资源危机水稻抗旱性的遗传与育种研究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鉴定与水稻抗旱性直接相关的性状和产量的QTL,可为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旱水稻品种提供标记信息。以从供体IRAT109导入到珍汕97B背景的269个高代近等基因系中筛选出覆盖第2染色体目标区段的87个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在抗旱鉴定大棚中采用控制式供水,精细定位了水处理(对照)与干旱胁迫条件下影响水稻水分生理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共检测到20个影响叶水势(LWP)、冠层温度(CT)、茎基粗(BCT)的相关QTL和百粒重(HGW)、每穗颖花数(SN)、着粒密度(SPD)等产量相关QTL。根据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3类,第1类7个QTL,在2种环境下均被检测到;第2类4个,只在对照条件下检测到;第3类2个,分别控制叶水势和茎基粗,受干旱胁迫诱导,只在胁迫条件下被检测到,其中,叶水势定位在RIO02037-RIO02038约8.2kb的区段上,其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1.0361和13.03%,增效等位基因来自IRAT109;茎基粗定位在RIO02017-RIO02022约37.7kb的区段内,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0.2682和49.20%,增效等位基因来自珍汕97B。在水、旱2种条件下均检测到的相对稳定的7个QTL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的2个QTL可能对抗旱性有直接贡献。

  • 相关文献

[1]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的cDNA微阵列分析. 饶志明,董海涛,庄杰云,柴荣耀,樊叶杨,李德葆,郑康乐. 2002

[2]调控水稻产量性状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勾晓霞,王建军,王林友,张礼霞,范小娟,刘姗. 2014

[3]水稻籽粒硒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余守武,陈合云,郑学强,范天云,马德高,闫川,陈珊宇,洪晓富,阮关海. 2011

[4]植物抗旱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 胡兴旺,金杭霞,朱丹华. 2015

[5]干旱胁迫对高粱苗期抗旱生理特性的影响. 解芳,翟国伟,邹桂花,陶跃之. 2012

[6]不同熟期小麦品种间杂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利华,许梅芬. 1997

[7]26份黄麻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及其评价. 张加强,陈常理,骆霞虹,金关荣. 2016

[8]早熟优质甜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试验. 包斐,谭禾平,韩海亮,赵福成. 2019

[9]糯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陈坚剑,吕桂华,卢华兵,郭国锦. 2015

[10]播期与海拔对浙甜10号产量性状的影响. 陈坚剑,吴振兴,李向楠,郭国锦,吕桂华. 2021

[11]优质油菜新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及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 赵坚义,张冬青,陈曼玲,王炳炎. 1993

[12]菜用大豆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评述. 袁凤杰,俞琦英,朱申龙. 2001

[13]束腰型白菜单株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胡天华,包崇来,杜黎明,胡海娇,朱琴妹,毛伟海. 2008

[14]信息化土壤养分管理技术体系的研究. 姜丽娜,符建荣,范浩定. 2005

[15]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资源的挖掘. 李锦山,董瑞仙,严成其,陈剑平. 2010

[16]基于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荧光的水稻氮素定量反演. 胡昊,张浩,祝利莉,郑可锋. 2010

[17]抗白叶枯病水稻新种质的抗性QTLs的定位. 严成其,杨勇,周国强,陈利娜,余初浪,王栩鸣,陈剑平. 2010

[18]采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特早熟晚粳新品种航天36. 王俊敏,骆荣挺,鲍根良,张铭铣,徐建龙,吴伟. 2008

[19]水稻害虫治理的生态工程. 祝增荣,程家安,王光华,吕仲贤,陈桂华,俞明全,姚晓明,沈卫新,何美仙,黄雪萍,刘占宇,林贤文,乔飞,周文武,刘苏. 2011

[20]精(噁)唑禾草灵对不同品种水稻安全性及杂草活性. 吴长兴,王强,赵学平,陈丽萍,吴声敢,刘红叶.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