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系列不育系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康迳 1 ; 黄利兴 2 ; 游年顺 2 ; 吴志源 2 ; 郑燕 1 ; 黄姗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抗稻瘟病;抗性分析

期刊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10 年 39 卷 05 期

页码: 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10个水稻系列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配制一套包括16个亲本和60个F1为研究对象,采用苗期室内喷雾接菌和稻瘟病重发区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供试亲本及其F1的抗性特征.结果表明:除连丰A外的9个不育系及其配制的54个F1,对2003-2006年福建省流行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2006年上杭茶地田间稻瘟病菌的群体毒力都表现抗病反应,抗性频率100%,抗谱广,抗性评价均为抗(R);同时这9个不育系均含有显性主效抗瘟基因.连丰A的抗性频率为4.8%,抗谱窄,抗性评价为感(S).蜀恢527的抗性频率为76.2%,抗谱较广,中抗(MR);明恢77、晚3、福恢13和福恢5138的抗性频率均为4.8%,明恢86的抗性频率为14.3%,抗谱窄,抗性评价均为感(S).本研究反映了亲本抗性遗传背景,避免育种中同一抗源反复使用以延长品种使用寿命,并提出当前亟需引入新抗源,以丰富水稻抗性遗传基础.

  • 相关文献

[1]杂交稻旗1优276的选育与应用. 沈伟锋,方珊茹,刘玉芹,赵明富. 2020

[2]抗稻瘟病优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元亨S的选育. 黄庭旭,王洪飞,游晴如,董瑞霞,董练飞,廖发炼,周鹏,郑家团,涂诗航. 2021

[3]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谷丰A的选育与利用. 黄利兴,张以华,游年顺,胡荣华,吴志源,雷上平,雷捷成,潘玉卿,谢美珠. 2013

[4]抗稻瘟病大穗重粒型籼稻不育系成丰A的选育与利用. 张以华,胡荣华,黄利兴,雷上平,郑长林,潘玉卿,雷捷成,蔡巨广,游年顺. 2018

[5]高产稳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全优527的选育与应用. 张以华,黄利兴,吴志源,雷上平,谢美珠,游年顺. 2010

[6]籼稻强恢复系闽恢3139的选育与应用. 陈建民,罗家密,苏军,刘华清,王锋. 2007

[7]丰产抗稻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赣优676. 董瑞霞,王洪飞,王晓方,周鹏,涂诗航,游晴如,黄庭旭,王乌齐. 2019

[8]抗稻瘟病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创优9708的选育与应用. 蔡巨广,胡荣华,雷上平,张以华. 2023

[9]抗稻瘟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航148选育与应用. 黄洪河,谢华安,游年顺,肖承和,黄利兴,涂诗航,张建福,游晴如,马宏敏,王乌齐. 2010

[10]高产抗稻瘟病杂交水稻新组合繁优709. 黄利兴,叶祥富,胡荣华,罗意,张以华,颜雪松,游年顺. 2014

[11]抗稻瘟病杂交籼稻新组合全优2689. 吴志源,梁康迳,黄利兴,梁义元,张以华. 2013

[12]抗稻瘟病杂交稻新品种旗3优386的选育与应用. 方珊茹,沈伟锋,潘德灼. 2023

[13]猕猴桃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不同种质的抗性分析. 冯新,刘晓驰,叶炜,路喻丹,陈桂信,高敏霞,赖瑞联,陈义挺. 2024

[14]水稻抗稻瘟病基础抗性遗传基础及分子机制研究. 陈在杰,陈松彪. 2015

[15]杂交稻新品种内6优673的选育与应用. 董瑞霞,王晓方,游晴如,翁国华. 2018

[16]旗5优661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何旎清,方珊茹,沈伟锋,刘玉芹,赵明富. 2021

[17]优质抗稻瘟病水稻雄性不育系乐丰A的选育与利用. 张以华,黄利兴,游年顺,潘玉卿,雷上平,郑长林,雷捷成,胡荣华,吴志源,谢美珠. 2015

[18]抗稻瘟病杂交晚稻新组合广8优673. 周鹏,董瑞霞,涂诗航,王晓方,王洪飞,陈春霞,郑菲艳,游晴如,王乌齐,黄庭旭,郑家团. 2019

[19]优质、抗稻瘟病香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繁源A的选育. 游年顺,张以华,黄利兴,雷上平,潘玉卿,胡荣华,吴志源,谢美珠,孟志国. 2014

[20]水稻不育系系谱抗稻瘟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黄姗,林晶,吴志源,黄利兴,游年顺,梁康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