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士诚 1 ; 何萍 2 ; 仇少君 3 ; 徐新朋 4 ; 串丽敏 5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试验室
4.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夏玉米;相对SPAD值;氮肥管理;营养诊断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1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1091-10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不同玉米品种及关键生育期间的SPAD值差异和基于相对SPAD阈值的氮肥管理对氮肥用量、子粒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玉米各关键生育期的SPAD值开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超过N 210 kg/hm2后不再显著增加;郑单958和冀农一号大喇叭口期的相对SPAD值与产量的关系符合线性加平台模型,其平台相对SPAD值分别为0.976和0.981;两玉米品种和不同生育期间的绝对SPAD值差异显著,利用相对SPAD值可消除品种和生育期间的SPAD值差异。玉米关键生育期追肥量和总施氮量均随预设相对SPAD阈值的增加而增加,基于相对SPAD阈值的氮肥管理能在保持高产的同时较农民习惯施肥显著降低氮肥用量、田间氮素表观损失和收获后土壤无机氮残留、提高氮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保持玉米高产高效的适宜相对SPAD阈值为0.95~0.98,此阈值管理下,郑单958和冀农一号的产量较农民习惯施肥没有降低,而氮肥用量降低了42%,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18.6、20.0个百分点和6.0、6.5 kg/kg。
- 相关文献
[1]苹果土壤营养研究进展. 孙聪伟,陈展,魏建国,牛帅科,吕德智. 2015
[2]板栗休眠期枝内营养浓度与枝龄的相关性. 张宝志,陈宁,李友刚,李恩信,王金章. 1996
[3]我国苹果营养诊断与施肥研究进展. 焦蕊,贺丽敏,许长新,郝宝峰,于丽辰. 2010
[4]冬小麦植株氮素营养诊断指标研究. 张国印,孙世友,秦凤书,茹淑华,耿暖,王凌. 2006
[5]营养诊断在葡萄上的应用. 孙聪伟,陈展,魏建国,褚凤杰,杨丽丽. 2015
[6]河北省两熟制农田小麦保护性耕作实践经验、问题与对策. 李晋生,马吉利,刘玉升. 2006
[7]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华北夏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 ZHANG Jia-jia,张佳佳,徐新朋,XU Xin-peng,WANG Yi-lun,王宜伦,JIA Liang-liang,贾良良,CUI Rong-zong. 2016
[8]夏玉米茎秆质量及养分吸收对不同肥料滴灌配施的响应. 张经延,吕丽华,张丽华,郑孟静,贾秀领. 2017
[9]耕作方式对密植夏玉米弱势粒灌浆的调控效应. 翟立超,张丽华,贾秀领. 2019
[10]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11]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云奇,陶洪斌,杨利华,祁利潘,张全国,陈鹏飞,王璞. 2013
[12]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吕丽华,董志强,曹洁璇,梁双波,贾秀领,张丽华,姚艳荣. 2013
[13]夏玉米需水及耗水规律的研究. 曹云者,宇振荣,赵同科. 2003
[14]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吕丽华,王慧军,王璞. 2010
[15]播期与接茬方式对夏玉米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李晓爽,孟建. 2015
[16]7种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研究. 王建平,刘小民,许贤,吴国强,沙红艳,王贵启. 2018
[17]环渤海盐碱化潮土区夏玉米施肥效应及肥料利用率. 刘全凤,马茜,刘贞,杨慧民,王素敏,王俊霞,金会赏,杨振立. 2018
[18]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孟静,张丽华,董志强,申海平,姚海坡,张丽荣,贾秀领. 2020
[19]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常佳迎,刘莉,刘树森,石洁,郭宁,张海剑,刘粤阳. 2019
[20]河北省夏玉米施肥效果与肥料利用率现状. 孙彦铭,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杨振立,贾良良.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CNKI的中国秸秆还田研究态势分析
作者:山楠;何艳洁;肖广敏;串丽敏;沈丽;冯占威;王一鸣
关键词:秸秆还田;可视化分析;CiteSpace;CNKI
-
河北省农作物生产投入品碳排放变化特征
作者:山楠;肖广敏;串丽敏;孙秀君
关键词:农作物生产;农资投入;碳排放;碳强度
-
长期应用养分专家管理模式提高小麦玉米轮作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有机碳固存
作者:黄少辉;杨军芳;杨云马;姜蓉;何萍;贾良良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养分专家管理;氮素利用率;有机碳;固碳效率
-
基于Nufer模型的京津冀农牧系统氮素平衡状况及化学氮肥减施潜力分析
作者:黄少辉;杨云马;侯亮;刘迎夏;宋大利;杨军芳;何萍;贾良良
关键词:农牧系统;Nufer模型;氮素平衡;氮素利用率;减施潜力;京津冀
-
长期小麦秸秆还田对壤质潮土磷素含量及磷盈亏的影响
作者:黄少辉;杨军芳;刘学彤;杨云马;邢素丽;韩宝文;刘孟朝;贾良良;何萍
关键词:小麦秸秆还田;壤质潮土;磷素演变;磷盈亏
-
大尺度冬小麦-夏玉米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增产效应
作者:邢素丽;杜金钟;刘孟朝;贾良良;刘学彤;赵士诚
关键词:灌溉;作物;精准自动施肥;冬小麦;夏玉米;增产效应
-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潮土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变化
作者:黄少辉;杨军芳;杨云马;邢素丽;韩宝文;刘孟朝;何萍;贾良良
关键词:华北潮土;长期施肥;有机碳;固碳速率;固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