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亚磷酸钾对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的作用机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敏 1 ; 王荣波 1 ; 陈庆河 1 ; 刘裴清 1 ; 李本金 1 ; 翁启勇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亚磷酸钾;晚疫病病原菌;防御基因;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389-1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亚磷酸钾对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的作用机理,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显微观察技术研究亚磷酸钾对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并分别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生物化学技术分析亚磷酸钾处理后马铃薯叶片防御基因表达、氧化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亚磷酸钾对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和游动孢子释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24.03μg/mL和5.99μg/mL。接种晚疫病菌并经亚磷酸钾溶液处理的马铃薯叶片防御基因PR1、PR2表达量显著上调,接种8 d时表达量为银法利处理和清水对照的1.97~5.12倍;同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酶活性增强,其峰值分别达534.29、281.13和68.84 U/mg,为银法利处理和清水对照的1.18~3.52倍;可溶性蛋白含量也随之增加,峰值(0.85 mg/mL)分别为银法利处理和清水对照的1.85倍和3.15倍。表明亚磷酸钾可通过直接抑菌作用和诱导植物产生抗病反应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