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夏播饲用谷子农艺性状与品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任晓利 1 ; 崔纪菡 1 ; 刘猛 1 ; 赵宇 1 ; 艾月鹏 1 ; 刘斐 1 ; 南春梅 1 ; 夏雪岩 1 ; 李顺国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饲用谷子;产量;粗蛋白;饲料相对值;饲料分级指数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15-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旨在为饲用谷子育种提供优质种质资源,为高品质饲草生产奠定理论依据,对日粮饲料配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河北省17份夏播饲用谷子品种(系)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等农艺性状,测定灌浆初期其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等级划分标准、饲料相对值(RFV)和饲料分级指数(GI)3种评价指标对17份饲用谷子进行了品质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1)S2014794、S20151375和S2014742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较高(最高分别达37.26和18.92t·hm~(-2)),可用作高产饲用谷子品种资源;而虎的尾2、郑10和Z281的籽粒产量较高,并且其灌浆初期与成熟期鲜草和干草产量也属于中上等水平,因此可用作高产粮饲兼用谷子品系资源;茎叶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升高,成熟期>灌浆期>抽穗期,S2014907、S20151375、K2908和K1955茎叶比较低,可作为叶量丰富型品种资源;衡HN201026和虎的尾2可作为高杆型品种资源。2)S2014907、S2014742的CP含量分别为11.81%,11.63%,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品种;郑10和金绿谷的NDF分别为39.95%和40.06%,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品种;饲草4号的ADF为14.73%,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品种。不同的饲草评定方法对饲草等级划分结果不同,但总体趋势一致,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等级划分标准,饲用谷子的品质为中上等水平,是较好的饲草品种。利用GI划分的饲草等级比利用RFV划分的等级普遍降一级,综合3个等级划分,郑10、K3970、金绿谷、饲草4号、K359、K2908、YC264、冀草谷1号饲用价值比较好,可作为高营养价值品种资源。

  • 相关文献

[1]播量与水肥耦合对河北秋闲田饲用谷子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王新玉,王新栋,侯升林. 2016

[2]饲用谷子在环渤海盐碱旱地的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评价. 谢楠,刘振宇,冯伟,智健飞,李梦,杜姿璇,刘忠宽. 2021

[3]播期、播量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谷子草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魏志敏,贾海燕,周新建,侯升林,李顺国. 2017

[4]饲用谷种生产技术规程. 刘环,周新建,魏志敏,袁淑红,侯升林,周汉章. 2016

[5]河北饲用谷子种植技术规程研究. 刘环,周新建,魏志敏,袁淑红,夏雪岩,侯升林,周汉章. 2016

[6]北方饲用谷子繁种高产栽培技术. 刘环,侯升林,王新玉,王新栋,夏雪岩,周汉章. 2015

[7]油葵—饲用谷子复种栽培技术规程的编制. 刘环,侯升林,周新建,魏志敏,袁淑红,周汉章. 2016

[8]播量与水肥耦合对秋闲田饲用谷子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刘斐,王新玉,王新栋,魏志敏,南春梅,任晓利,侯升林. 2015

[9]不同品种夏播饲用谷子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的关联分析及评价. 郭帅,夏雪岩,崔纪菡,刘猛,校诺娅,鲁一薇,刘寒双,赵文庆,李顺国. 2021

[10]饲用谷子种子清选加工技术规程. 刘环,周新建,魏志敏,袁淑红,周汉章,侯升林. 2016

[11]河北饲用谷子种子清选加工技术规程(英文). 周汉章,刘环,周新建,袁淑红,侯升林,魏志敏. 2017

[12]饲草专用谷子饲草产量和品质性状鉴定研究初报. 智慧,李伟,陈宝珠,王永芳,李海权,刁现民. 2009

[13]四倍体高粱及其后代不同生长阶段营养成分的分析. 赵茜,罗梅,夏雪岩. 2008

[14]玉米子粒粗蛋白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于翠红,樊翠芹,张丽,徐俊杰,刘朝芳,蒋春志,唐晓东. 2019

[15]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定量模型的研究. 赵星,孟小莽,范文萱,李玉荣,宋亚辉,王瑾. 2024

[16]谷子干草饲用品质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智慧,牛振刚,贾冠清,柴杨,李伟,王永芳,李海权,陆平,白素兰,刁现民. 2012

[17]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李娟,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高丽红,刘胜尧. 2010

[18]四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研究. 樊翠芹,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苏立军. 2004

[19]鸭梨花粉直感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陈景顺,宋金耀,董存田,刘全国,张新生. 1999

[20]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