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君言 1 ; 裘高扬 2 ; 刘俊丽 2 ; 郭彬 2 ; 李华 2 ; 陈晓冬 2 ; 王鸢 2 ; 傅庆林 2 ;
作者机构: 1.中国计量大学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玄武岩风化;黏土矿物;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4 年 36 卷 008 期
页码: 1867-18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玄武岩风化及其风化过程中形成的蒙脱石与高岭石类黏土矿物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采用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玄武岩、蒙脱石和高岭石施用下土壤颗粒结构、pH值,及速效养分、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施山核桃壳有机肥的处理相比,在其基础上配施玄武岩、蒙脱石或高岭石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MBC含量,降幅分别为8.7%、10.3%和9.7%;配施玄武岩的处理土壤pH值显著提高0.80,土壤DOC、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9.4%、3.6%和939.2%;配施蒙脱石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显著增加77.3%、471.7%、80.2%,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5%和543.2%;配施高岭石处理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粒径≥0.25 mm)占比显著提升了2.3百分点,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8%和646.3%。此外,除配施玄武岩或蒙脱石的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外,配施3种矿物对土壤其他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蒙脱石、高岭石与玄武岩对土壤有机碳有固定作用,玄武岩对土壤无机碳的固定作用最强。施用蒙脱石、高岭石和玄武岩可以实现对土壤有机碳-无机碳的协同固定。
- 相关文献
[1]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 虞舟鲁,邱乐丰,林霖. 2017
[2]生物炭的稳定性及其对矿物改性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高诚祥,刘玉学,汪玉瑛,吕豪豪,何莉莉,杨学云,杨生茂. 2019
[3]施用生物炭后土壤有机碳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研究与应用. 朱建伟,刘玉学,吴超凡,靳佳,吕豪豪,杨生茂. 2020
[4]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陈颖,刘玉学,陈重军,吕豪豪,汪玉瑛,何莉莉,杨生茂. 2018
[5]杭州湾南岸滨海围垦区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邓勋飞,陈晓佳,麻万诸,王飞,任周桥,秦方锦,吕晓男. 2015
[6]稻田土壤有机碳平衡及其数学模拟研究. 陈义,王胜佳,吴春艳,王钟祥,张连佳,张琳玲,赵秉强,张夫道. 2004
[7]还田秸秆碳在土壤中的转化分配及对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艳华,苏瑶,何振超,喻曼,陈喜靖,沈阿林.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钝化产品对水稻生产中镉、铅、砷的钝化效果
作者:杨西帆;郭彬;裘高扬;刘俊丽;童文彬;杨海峻;祝伟东;毛聪妍
关键词:水稻;重金属;钝化剂;碳酸钙
-
长期施用化肥对红壤磷形态、磷酸酶活性及phoD基因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黄文晶;姜楠;陈晓冬;孙楠;徐明岗;陈振华;张玉兰;陈利军
关键词:化肥;高通量测序;磷;磷酸酶;phoD基因丰度和多样性
-
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维数特征
作者:朱芸;傅庆林;郭彬;林义成;刘琛
关键词:滨海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土壤肥力
-
降水和施肥对稻田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的耦合作用
作者:李建强;王鸢;陈晓冬;费冰雁;郭彬;刘琛;李华
关键词:稻田;总氮流失;面源污染;施肥;降水
-
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省镉污染农田为例
作者:汪洁;朱有为;杨肖娥;郭彬;汪玉磊
关键词: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镉污染;分类管控;浙江省
-
解钾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水稻的促生效果
作者:俞海平;傅庆林;刘俊丽;林义成;郭彬;刘琛
关键词:解钾细菌;水稻;丛枝菌根真菌
-
浙江省高产稻田的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作者:郑铭洁;刘琛;朱铭;傅庆林;郭彬;裘高扬;李华;林义成
关键词:高产;水稻土;土壤肥力;土壤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