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利华 1 ; 郭丽敏 1 ; 傅万鑫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镁;玉米;肥料利用率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3 年 11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玉米施Mg与N、P、K肥料利用率呈曲线共系,适量施Mg对玉米吸收N、P、K的促进作用极显著。与仅施N、P、K肥的对照相比,玉米施用MgO 66.7kg/hm~2可分别提高N、P、K肥料利用率27.61%、18.03%和118.73%,增产6.19%;分别提高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和淀粉含量3.40%、7.14%和17.15%,降低脂肪及糖分含量2.59%与10.86%,而过量施用Mg有抑制N、P、K在植株体内积累的趋势,对产量无益。
- 相关文献
[1]施锌对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杨利华,郭丽敏,傅万鑫. 2003
[2]采后苹果果实Ca,Mg,K元素的再分配. 关军锋,马智宏. 1999
[3]土壤与植物镁素研究进展概述. 杨军芳,周晓芬,冯伟. 2008
[4]河北省冬小麦施肥效果与肥料利用率现状. 孙彦铭,黄少辉,刘克桐,杨云马,杨振立,贾良良. 2019
[5]环渤海盐碱化潮土区夏玉米施肥效应及肥料利用率. 刘全凤,马茜,刘贞,杨慧民,王素敏,王俊霞,金会赏,杨振立. 2018
[6]氮磷钾肥量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2016
[7]应用~(15)N 研究不同土壤和不同施肥时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郭建华,邢竹. 1992
[8]华北夏谷水肥优化管理综合评价. 崔纪菡,宋世佳,夏雪岩,赵宇,刘猛,鲁一薇,校诺娅,张永虎,刘建军,李顺国. 2023
[9]不同施肥处理和茬口对设施黄瓜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高宝岩,高伟,李明悦,郑春莲. 2015
[10]海河低平原不同浇水条件下小麦氮肥利用率分析. 马俊永,李科江,李志宏,曹彩云,郑春莲,孙宝良. 2005
[11]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华北夏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 ZHANG Jia-jia,张佳佳,徐新朋,XU Xin-peng,WANG Yi-lun,王宜伦,JIA Liang-liang,贾良良,CUI Rong-zong. 2016
[12]河北省玉米主推品种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 路银贵,田兰芝,苗洪芹,邸垫平,张爱红. 2011
[13]植物诱饵对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诱杀效果研究初报. 张志英,安立云,李智慧,马继芳,董志平. 2011
[14]关于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Zhang Dong-min,张动敏,Zhang Wen-ying,张文英,Song Wei,宋炜,Wang Yan-bing. 2012
[15]玉米重大新害虫二点委夜蛾暴发机制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姜京宇,王振营,姜玉英. 2014
[16]玉米抗玉米粗缩病田间自然鉴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田兰芝,路银贵,邸垫平,苗洪芹. 2005
[17]浅述"封杀"化学除草技术在河北省玉米田的应用. 柯汉英,李香菊. 2004
[18]玉米瘤黑粉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 石洁,刘玉英,张老章,刘粤阳,孟娟,刘树森. 2004
[19]机械免耕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及生产效益的影响. 王秀,赵四申,高清海,马大敏. 2000
[20]微肥与农药配施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 张彦才,周晓芬,李巧云,刘全清,马志强.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北夏播区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少昆;王克如;杨利华;董志强;杜树海;魏建伟;张万旭;谢瑞芝;侯鹏;明博
关键词:玉米;机械粒收;含水率;收获质量
-
二点委夜蛾为害夏玉米幼苗的防治指标研究
作者:马继芳;李秀芹;刘莉;王玉强;李丽莉;关秀敏;李计勋;李利平;杨利华;董立;董志平
关键词:夏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指标;被害损失率;分级标准
-
不同播种密度对肃研480、郑单958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作者:刘海忠;张全国;杨利华
关键词:
-
品种、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冠层结构、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朱金城;陶洪斌;盛耀辉;高英波;杨利华
关键词:春玉米;空间布局;密度;冠层结构
-
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王云奇;陶洪斌;杨利华;祁利潘;张全国;陈鹏飞;王璞
关键词:夏玉米;氮肥;冠层结构;产量
-
二点委夜蛾在玉米上新为害部位的确定
作者:马继芳;张全国;杨利华;李立涛;全建章;董志平
关键词:二点委夜蛾;玉米;为害部位
-
施氮模式对夏玉米氮肥利用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作者:王云奇;陶洪斌;黄收兵;徐丽娜;杨利华;祁利潘;王璞
关键词:夏玉米;氮肥;经济效益;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