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柑橘木虱及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吸引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艳璇 1 ; 孙莉 1 ; 林坚贞 1 ; 陈霞 1 ; 季洁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捕食螨;柑橘木虱;胡瓜新小绥螨;吸引作用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3 年 50 卷 02 期

页码: 145-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25℃温度条件下,在九里香(Murraya panicuata)嫩枝条上研究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混合虫态、卵、低龄若虫、高龄若虫、柑橘木虱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irs(Oudemans)雌螨的吸引作用,以探索与评价捕食螨对柑橘木虱各虫态及分泌物的趋向性。研究发现:1.柑橘木虱混合虫态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吸引作用在试验后第2小时经测验达到显著水平(P<0.05),第3小时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柑橘木虱混合虫态对胡瓜新小绥螨有很强的吸引作用;2.柑橘木虱卵对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无吸引作用;3.试验开始后第1~5小时在试验区胡瓜新小绥螨数量分别高于空白区25.00%、18.33%、13.33%、15.00%和23.33%,柑橘木虱低龄若虫对胡瓜新小绥螨有较强烈的吸引作用;4.柑橘木虱高龄若虫对胡瓜新小绥螨吸引作用在第1小时最高,第2~3小时最低,第4小时开始回升,第5小时可达到51.67%。可见柑橘木虱高龄若虫对胡瓜新小绥螨有一定的吸引作用;5.柑橘木虱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吸引作用在第1小时最高,试验区胡瓜新小绥螨数量高于空白区33.33%、胡瓜新小绥螨不能取食柑橘木虱分泌物,第2小时胡瓜新小绥螨向外逃跑的比率增加。但胡瓜新小绥螨在试验区数量仍高于试验区,柑橘木虱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也有一定的吸引作用。本试验环境开放,模拟自然状态。在柑橘木虱混合虫态发生的情况下,胡瓜新小绥螨对其具备搜寻能力。

  • 相关文献

[1]白僵菌CQBb111菌株对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的毒力差异.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3

[2]利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菌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1

[3]利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茵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1

[4]山楂叶螨对胡瓜钝绥螨的吸引作用研究. 陈霞,张艳璇,林坚贞,季洁. 2008

[5]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茄子蚜虫和叶螨(英文). 孙莉,张艳璇,赵玲玲,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5

[6]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的交互抗性研究. 陈霞,张艳璇,季洁,林坚贞,孙莉. 2013

[7]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茄子蚜虫和叶螨. 孙莉,张艳璇,赵玲玲,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5

[8]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温室作物烟粉虱垂直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张艳璇,林涛,林坚贞,季洁,陈霞. 2012

[9]多次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橘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季洁,张艳璇,陈霞,林坚贞,孙莉. 2012

[10]柑橘木虱寄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陈建利,阮传清,刘波. 2011

[11]捕食螨在我国农林害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余德亿,张艳璇,唐建阳,季洁. 2008

[12]胡瓜钝绥螨对日光大棚茄子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张艳璇,张公前,季洁,陈霞,林坚贞,孙莉. 2011

[13]工厂化生产胡瓜钝绥螨防治柑橘全爪螨的应用效果. 张艳璇,林坚贞,季洁. 2002

[14]胡瓜钝绥螨控制大棚甜椒烟粉虱的研究. 张艳璇,林坚贞,张公前,陈霞,季洁,唐清. 2011

[15]昌吉市设施秋延迟黄瓜红蜘蛛的生物防治. 马巨明,马兰,李涛,张照红,张洁,许玲. 2022

[16]茶园捕食螨的研究进展. 张辉,李慧玲,李良德,王定锋,吴光远,曾明森,王庆森. 2019

[17]捕食螨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及其产业化探索. 张艳璇,林坚贞,季洁,侯爱平. 2000

[18]福建食用菌主要捕食性螨类调查. 兰清秀,王梓清,卢政辉,柯斌榕,廖剑华,范青海. 2017

[19]胡瓜钝绥螨控制日光大棚甜椒上的西花蓟马的研究与应用. 张艳璇,单绪南,林坚贞,张公前,季洁,陈霞,唐清. 2010

[20]26%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悬浮剂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效. 胡菡青,王贤达,林雄杰,杨川毓,陈瑾,范国成.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