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倩 1 ; 涂晨 1 ; 张晨捷 1 ; 章海波 1 ; 付传城 1 ; 李远 1 ; 李连祯 1 ; 熊宽旭 1 ; 徐笠 2 ; 骆永明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微塑料;盐沼;红树林;海岸带湿地;定位试验;表面变化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21 年 013 期
页码: 1580-15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海岸带湿地是微塑料的重要聚集区.目前,对海岸带真实湿地土壤环境中微塑料表面形貌和性质变化研究甚少.本研究选取我国北方温带的黄河口盐沼湿地和南方亚热带的北部湾红树林湿地,以聚苯乙烯发泡和聚乙烯薄膜为受试微塑料对象,通过原位土壤掩埋(地下暴露)和非掩埋(地上暴露)定位试验和定期采样,观察和分析微塑料表面形貌、官能团、比表面积和疏水性等变化,以揭示南北典型生物地理海岸带湿地环境微塑料表面性质及形貌变化特征.在形貌上,南方北部湾红树林湿地中发泡微塑料表面出现更多的凹坑和孔洞,地上暴露的发泡18个月后,表面发生脆化和易脱落现象,而地下暴露的未出现此现象;对于比表面积,黄河口盐沼湿地原位土壤掩埋发泡和薄膜的更高;对于羰基指数,黄河口盐沼湿地土壤环境中发泡和薄膜表面的增长速率更快,地上暴露的微塑料更容易老化;对于表面疏水性,南北两类湿地土壤中掩埋薄膜表面疏水性均降低.对于微塑料类型,发泡和薄膜型微塑料均以大孔和介孔为主,发泡表面形貌更易发生变化,但薄膜比表面积变化更大.可见,滨海土壤环境微塑料表面性质及形貌变化与湿地类型及条件、微塑料种类及其暴露方式和时间等多因素有关,但对这些变化的机理有待深入研究.综上,本研究可为我国海岸带环境微塑料表面微界面化学过程和环境行为研究及其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典型土壤中微塑料的测定方法研究. 李雯星,吴亚梅,王康,陈伟,田佳宇,徐笠. 2023
[2]土壤微塑料污染及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朱会会,王凡梅,林肖月,梁子安,韩雪梅,刘建斌. 2022
[3]微塑料降解菌群的筛选与性能研究. 朱会会,张淑彬,邹国元,肖强,刘东生,梁子安,刘建斌. 2023
[4]覆膜年限和有机肥施用对花生田耕层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的影响. 宋宁宁,李梦佳,王学霞,刘君,王芳丽,宗海英,黄小丽,王斌,梁丽娜. 2024
[5]中国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武凤霞,张淑彬,刘建斌. 2022
[6]陕西关中农田土壤中塑料碎片和微塑料残留及其累积特征研究. 陈荣龙,陈延华,黄珊,余瑶,陈荣桓,薛萐,刘莹,杨晓梅. 2022
[7]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及对鱼类的生态毒性效应. 薛颖昊,张明明,徐志宇,冯良山,孙占祥,贾涛,刘东生. 2023
[8]聚乙烯微塑料浓度对黑土团聚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陈荣桓,余瑶,黄珊,陈荣龙,贾焮凯,陈延华,薛萐,刘萌娟,杨晓梅.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典型土壤中微塑料的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李雯星;吴亚梅;王康;陈伟;田佳宇;徐笠
关键词:土壤;微塑料;回收率;提取方法
-
辽河保护区不同缓冲区尺度土地利用与水质的响应关系
作者:王昭擎;王育鹏;徐笠;冯娜娜;吴亚梅;邢钰;宫志锋
关键词:辽河保护区;水质;土地利用类型;缓冲区;冗余分析
-
大气微塑料的分析方法、赋存特征和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作者:张睿轩;李巧玲;王康;郑锦莎;吴亚梅;徐笠
关键词:大气微塑料;分析方法;迁移规律;研究进展
-
辽河流域土壤中微(中)塑料的丰度、特征及潜在来源
作者:韩丽花;徐笠;李巧玲;陆安祥;殷敬伟;田佳宇
关键词:微(中)塑料;辽河流域;土壤;污染特征;潜在来源
-
辽河保护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作者:冯娜娜;董春来;徐笠;李海霞
关键词:水质;土地利用方式;模糊综合评价;辽河保护区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辽河保护区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
作者:李海霞;韩丽花;蔚青;王育鹏;段亮;徐笠
关键词:河流;灰色关联;水生态健康;层次分析法;辽河保护区
-
基于五元联系数法的辽河保护区沈阳段河流健康评价
作者:李海霞;王育鹏;徐笠;冯娜娜;蔚青
关键词:日河流健康;五元联系数;评价体系;辽河保护区沈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