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庞春明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

期刊名称: 山西小麦通讯

ISSN:

年卷期: 1994 年 000 卷 003 期

页码: 19-22

摘要: 采用1/2(P-1)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对5个小麦新品系的6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6个性状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控制,冀麦30产量性状的睛般配合力最高,其次是4155和冀麦23,表明这3个瓣品系是优良的高产组合亲本.

  • 相关文献

[1]矮杆 多穗 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5229. 李伟,王广才. 2005

[2]BMR基因型高粱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 Li Yuan,李源,You Yong-liang,游永亮,Zhao Hai-ming. 2017

[3]冬小麦高产种质抗旱性配合力分析. 栗雨勤,张青鸾,张文英,马俊永,彭海成,马敬民. 2005

[4]BMR基因型高粱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武瑞鑫,刘贵波. 2018

[5]斯洛伐克104份冬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分析及评价. 赵明辉,李会敏,孟祥海,乔文臣,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6]冬小麦杂种优势表现及分析. 李会敏,赵明辉,王广才,赵凤梧,刘冬成,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 2011

[7]温室内冬小麦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吕孟雨,赵和,温之雨,王海波. 2006

[8]光周期迟钝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玉平,李建平,兰素缺,赵风梧,李杏普,AJWorland. 2001

[9]冬小麦抗旱性状遗传力分析. 张文英,柳斌辉,彭海城,李爱国,栗雨勤. 2009

[10]返青和起身期喷施2,4-D丁酯乳油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樊翠芹,王贵启,李秉华,许贤. 2010

[11]不同Rht基因在冬小麦育种中的利弊分析. 李杏普,毛沛,段喜顺,庞春明,AJ.Worland. 1999

[12]冬小麦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农艺性状的同步选育效应. 马瑞崑,贾秀领,张全国. 2002

[13]河北省优质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梁新棉,刘玉平. 2006

[14]不同矮秆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杏普,蒋春志,刘洪岭. 1998

[15]河北核桃新品系--冀丰. 白仲奎,李婉秋,王云霄. 1998

[16]极早熟杏新品系Z08-7-34的选育. 赵习平,武晓红,张宪成,袁立勇,张红霞,崔启志,李立颖. 2016

[17]优质丹参新品系的筛选. 周巧梅,田伟,温春秀,谢晓亮,刘铭. 2007

[18]河北省中南优质区试小麦HMW-GS遗传变异分析. 温之雨,安振营,宋立彦,张艳敏,赵和,丁占生. 2004

[19]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优良草莓新品种(系). 杨雷,李莉,董辉,季文章,杨莉. 2018

[20]优良草莓新品系458-2的选育. 杨莉,李莉,杨雷,杨秋叶,张金英,郝保春.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