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双进 1 ; 张孟臣 1 ; 蒋春志 1 ; 杨春燕 1 ; 刘兵强 1 ; 崔珏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ms1亚群体;品质改良;分离特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5 年 05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比基础群体增加1.18%,≥45%的个体占22.38%,高于基础群体10.99%;高油(gy)亚群体平均脂肪含量高于基础群体0.24%,≥20%的个体比基础群体增加11.05%。在品质改良的同时,ms1亚群体的开花期,成熟期,结荚习性、脐色、茸毛色等质量性状的分离范围广,分离比例趋于均衡,后代分离类型明显较常规杂交组合丰富。本文还结合ms1亚群体研究实践,讨论了大豆ms1群体育种的方法、关键技术及选择效果。

  • 相关文献

[1]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赵双进,张孟臣,蒋春志,杨春燕,刘兵强,崔珏. 2006

[2]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赵双进,张孟臣,蒋春志,杨春燕,刘兵强,崔珏. 2005

[3]聚合7OE亚基1B/1R易位系材料的创制及其品质研究. 姚楚玄,张磊,秘彩莉,周硕,董福双,刘永伟,杨帆,焦博,柴建芳. 2023

[4]河北滨海盐碱地植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存敬,张香云,崔瑞敏,张建宏,祁虹. 2013

[5]浅述河北省棉花生产和品种更新演变历程.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 2015

[6]四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研究. 樊翠芹,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苏立军. 2004

[7]转基因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练云,梁慧珍,余永亮,王树峰,位艳丽,董薇,张孟臣,蒋春志. 2011

[8]两个不同株系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大豆细胞的超微病变比较研究. 李文龙,王月明,侯春燕,张洁,张孟臣,王冬梅. 2008

[9]NaCl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商蕾,张洁,张孟臣,王冬梅. 2010

[10]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遗传转化研究. 刘翠,李喜焕,常文锁,张春锋,张彩英. 2012

[11]非变性PAGE在鉴定大豆脂肪氧化酶类型中的应用. 马志民,蒋春志,杨春燕,马峙英,张孟臣. 2007

[12]河北省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聚类分析. 段会军,张彩英,王省芬,杨春燕,褚素敏. 2003

[13]人工掐顶对大豆株型影响的调查. 赵双进. 2003

[14]两个大豆开花期QTL定位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 王涛,杨春燕,赵青松,闫龙,肖付明,智海剑,张孟臣. 2013

[15]6种大豆粒形性状的QTL定位. 梁慧珍,王树峰,余永亮,王庭峰,巩鹏涛,方宣钧,刘学义,赵双进,张孟臣,李卫东. 2008

[16]大豆种子蛋白和脂肪组分及其相关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高倩,李海山,吕军海,王新栋,许皓月,蔡海燕,田建华. 2012

[17]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检测5个大豆杂交组合中脂肪氧化酶的缺失突变. 闫彩霞,马峙英,张彩英,秦君,高雪峰,张孟臣. 2008

[18]冀豆12遗传图谱初步构建. 张玥颖,刘兵强,刘立伟,闫龙. 2009

[19]玉米-大豆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研究. 王秀领,闫旭寿,徐玉鹏,刘忠宽. 2012

[20]河北省区域试验大豆品系指纹图谱构建遗传相似性分析及纯度鉴定. 徐冬雪,史晓蕾,闫龙,刘兵强,邸锐,陈强,张孟臣,刘志芳,杨春燕.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