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荔枝霜疫霉巢式PCR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本金 1 ; 刘裴清 1 ; 刘小丽 1 ; 黄宏臻 1 ; 翁启勇 1 ; 陈庆河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农作物害虫监测与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荔枝霜疫霉;三磷酸鸟苷(GTP)结合蛋白基因(Ypt1);巢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分子检测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919-9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引起的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建立霜疫霉快速准确检测方法,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荔枝霜疫霉三磷酸鸟苷(GTP)结合蛋白基因(GTP-binding protein gene,Ypt1)为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巢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两种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特异性检测表明,只有不同来源的21个荔枝霜疫霉菌株经PCR扩增获得249 bp的特异性条带,同时,在钙黄绿素指示剂的作用下,LAMP检测显示绿色,且扩增产物用2.0%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特有的梯形条带,而其他13种不同卵菌近缘种及8种常见病原真菌42个菌株均未观察到这些现象。灵敏度检测显示,将特异引物Pv YF1/Pv YR1与疫霉属Ypt1通用引物Yph1F/Yph2R进行巢式PCR扩增后,其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100 fg/25μL,较常规PCR提高1 000倍,而LAMP方法检测灵敏度是巢式PCR的10倍。本研究分别采用常规PCR、巢式PCR和LAMP方法对采集自福建省荔枝霜疫霉病典型症状及可疑症状的荔枝叶片或果实进行检测,并用传统分离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漳州采集的30份样品中,常规PCR、巢式PCR和LAMP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22(77.3%)、20/22(90.9%)和21/22(95.5%);在莆田采集的25份样品中,常规PCR、巢式PCR和LAMP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17(88.2%)、16/17(94.1%)、17/17(100%)。可见LAMP方法明显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具有检测程序便捷,所需设备简单和肉眼能判断结果的优势,适合基层部门及田间荔枝霜疫霉快速检测。

  • 相关文献

[1]豇豆疫霉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本金,刘小丽,刘裴清,王荣波,翁启勇,陈庆河. 2018

[2]芋疫霉菌的巢式PCR检测. 兰成忠,卢学松,姚锦爱,丁雪玲,蒋军喜. 2019

[3]利用巢式PCR检测花生青枯病菌. 丁雪玲,游泳,黄建成,刘裴清,陈庆河,谢世勇. 2015

[4]烟草青枯病菌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本金,谢世勇,刘裴清,谢廷鑫,陈庆河,翁启勇. 2014

[5]荔枝霜疫霉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王荣波,陈姝樽,刘裴清,李本金,翁启勇,陈庆河. 2020

[6]荔枝霜疫霉自噬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王荣波,陈姝樽,郭朦朦,李文强,刘裴清,李本金,翁启勇,陈庆河. 2022

[7]甘薯卷叶病毒LAMP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李华伟,刘中华,张鸿,许泳清,李国良,林赵淼,许国春,邱永祥,纪荣昌,罗文彬,汤浩,邱思鑫. 2019

[8]应用巢式PCR检测鸭圆环病毒浙江株及其全基因序列分析. 万春和,施少华,程龙飞,傅光华,陈红梅,黄瑜. 2009

[9]尖刀镰刀孢病原菌ITS和5.8SrDNA的PCR鉴定. 林捷,林智敏,宋亚娜,黄月英,陈军. 2007

[10]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生物学与分子检测鉴定. 李海明,吴祖建,陈启建,沈建国. 2011

[11]双重PCR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青枯病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陈庆河,李本金,兰成忠,赵健,邱荣洲,翁启勇. 2009

[12]黄曲霉的快速分子检测. 李本金,尹容美,邹雪玉,王贤达,陈庆河,翁启勇. 2013

[13]烟草四种重要土传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荣波,叶劲松,吴平,刘裴清,林伟,李本金. 2023

[14]甜玉米自交系重金属Pb、Cd积累差异及分子检测. 李淑君,刘娅娟,张扬,蒲汝民,袁亮,廖长见.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