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婷 1 ; 陈丽芳 2 ; 苏俊波 3 ; 叶冰莹 4 ; 陈由强 4 ;
作者机构: 1.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4.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甘蔗;高效液相色谱法;蔗糖含量
期刊名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5277
年卷期: 2014 年 01 期
页码: 117-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测定及分析甘蔗在不同收获时间蔗糖含量的变化,采用水处理甘蔗样品,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经Waters Sugar PakⅠ柱(6.5 mm×300 mm,10.0μm),Waters 2414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检测,流动相为高纯水,流速:1.0 mL·min-1,柱温:90℃,检测器温度:35℃.结果显示该法相对标准偏差(RSD)(n=6)<2%,回收率为95%~105%,蔗糖质量浓度为10~50 mg·mL-1.且甘蔗在不同的收割时间蔗糖含量变化较明显,基本在14:00~15:00时达到最大值.实验表明HPLC法能够较快且较准确测出甘蔗中蔗糖的含量.通过比较可知,甘蔗蔗茎中蔗糖含量是随着光合作用的强弱而变化的.
- 相关文献
[1]菠萝种质的离体保存研究. 吕玲玲,徐雪荣,孙德权,罗萍,董新红. 2007
[2]乙烯处理对橡胶树幼苗筛管影响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英文). 代龙军,秦云霞,杨洪,邓治,史敏晶,刘辉,唐朝荣,李德军. 2019
[3]菠萝AcNINV家族全基因组分离及表达分析. 吴建阳,陈妹,姚艳丽,张秀梅. 2024
[4]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与可发酵糖含量的关系. 李桂英,岳美琪,叶凯,聂元冬,顿宝庆,刘洋,赵伟华. 2013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坡那甾酮-A. 吕岱竹,尹桂豪. 2004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效唑在海南芒果园土壤的吸附常数. 吴东明,李怡,邓晓,张文,武春媛. 2019
[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带经济作物中的叶黄素. 王明月,吕岱竹,王秀兰. 2008
[8]分散固相萃取法测定黄瓜中的喹啉铜残留量. 陈思宇,王明月,林冰,吕岱竹. 2019
[9]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蕉中赤霉素残留淤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蕉中赤霉素残留①. 张学强,陈歆,何秀芬. 2013
[1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眼中阿维菌素残留量. 查玉兵,杨春亮,刘丽丽,王晓芳,林玲,程盛华. 2008
[1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己烯雌酚. 程盛华,杨春亮,查玉兵,黄茂芳. 2008
[1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菠萝果实维生素C含量. 张秀梅,杜丽清,谢江辉,弓德强,陈佳瑛,李伟才. 2007
[13]不同产区冬夏季节菠萝果实维生素的差异性研究. 李苗苗,步佳佳,张秀梅,刘胜辉,李运合,陆新华,吴青松,孙伟生,孙光明. 2013
[14]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无骨海鱼中的维生素A、D和E. 贺利民,吕岱竹,吴莉宇. 2004
[1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香草兰豆酊、浸膏中香兰素. 卢少芳,初众,赵建平. 2009
[1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槟榔花粉中的芸苔素内酯. 王明月,吕岱竹. 2008
[1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中喹啉铜的残留量. 陈显柳,谢德芳,陈博钰,韩丙军. 2022
[18]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葡萄中多菌灵和噻菌灵残留. 刘杰,杨春亮,查玉兵,林玲,方志飞. 2010
[1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肝组织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 林玲,章程辉,程盛华,查玉兵,杨春亮. 2009
[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松脂酸铜残留. 王美然,张琼尹,陈博钰,吴琼,张新春,韩丙军.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蔗新品种的光合表型与叶片表征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
作者:安东升;赵宝山;刘洋;严程明;孔冉;黄文甫;苏俊波
关键词:甘蔗;耐旱;干旱胁迫;复水;光合表型;叶片表征
-
甘蔗高光效新品种筛选与光合潜力分析
作者:安东升;聂虎子;刘洋;赵宝山;严程明;孔冉;苏俊波
关键词:甘蔗;高光效;新品种;筛选;光合潜力
-
以糖厂为主体的甘蔗机收推进模式研究
作者:蒋姣丽;梁生;刘庆庭;苏俊波
关键词:
-
甘蔗间作系统生产力分析及适宜品种筛选
作者:安东升;严程明;刘洋;赵宝山;孔冉;苏俊波;徐志军
关键词:甘蔗间作;甜玉米;花生;生产力;适宜品种
-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早期快速鉴定甘蔗品种的耐旱性
作者:安东升;卢李威;黄文甫;孔冉;严程明;赵宝山;苏俊波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甘蔗;耐旱性;品种
-
1960-2020年海南岛气温、降水及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趋势
作者:赵宝山;严程明;苏俊波;孔冉;张彪;安东升
关键词:气候变化;参考作物蒸散量;气温;降水量;突变检测;小波分析
-
乌檀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婷;王昊;梅文莉;戴好富;朱国鹏;黄圣卓
关键词:乌檀;茜草科;化学成分




